在掌握了写作的基石之后,我们来聊聊写作的分寸感。很多刚开始写作的人,往往会出现四个共性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缺乏主观表达、缺少客体依托、问题讲得太透和情感不够克制。
写作不仅仅是写那么简单,还得要时时去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写作,时时回过头去看自己的文字,要去想这样的写作是否是有意义的。每个写作者对写作的意义看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写作者在于自我的意义,那就要问自己是否能静心?是否唤醒了自己的灵魂?有的写作者需要外界的关注,那你要问是否得到了读者的回应?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要求?
如果答案是肯定,那就继续写吧!如果答案是疑惑,那就问自己,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第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缺乏主观表达。
写作多是缘情而发。写作多因心中之气有所郁结,才不吐不快,才需诉诸笔端,形于文字。托尔斯泰就说,艺术就是一种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但是,初学写作者,特别是有写作任务的写作者,可能会忽略主观情感的表达,把写作当成一件外在于我的东西,进而将写作变为纯客观的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思想情感。这样写成的文章会比较干瘪苍白,对读者而言,因其无法唤起内心情感,引发心灵触动,往往使读者很难接受。
像是这样:「我开始感恩先生邀请我的出席,他完全可以不用告知我,他只需要说明我在加班,我在看娃,我有事,或者什么都不用说自己独自过来。我想问他,为什么带上我?」
那什么样的文章才算主观表达得比较好的呢?你要把自我情感当成客观对象,不断地体味和琢磨,让它更有味道和嚼劲;同时,要和读者的情感产生适度的距离,以便产生神秘感,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比如可以将上面那段话改写成这个样子:「我明白先生的邀请是出于好意。于我,好意变成一场灾难,让我在这场宴会中快要溺水而亡。我多想问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带上我?话到嘴边,却戛然而止。我是一个快乐的溺水者吗?」
第二个常见的问题是缺少客体依托。
写作若只是单纯的抒情,又会陷入一个怪圈。抒情只是写作的灵魂,虚空的灵魂之上,必须找到一个实在的降落点。这样才不致于雾里看花。所以请检查一下自己的写作,是否在肆意地宣泄情感,是否缺少对外在事物的关注,是否夸大了自我,缺少了事实依据。这样的文章因为难以有客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