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关系、无背景的职场小白,我们常常渴望逆袭,于是我们努力工作。但这样就足够了吗?不是。你越努力,往往会陷入越贫穷的状态。那么,贫穷与忙碌背后,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核心关键点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实现职业生涯的正循环状态?
本文将着力解决以下 4 个问题:
1. 寒门弟子真的有逆袭的机会吗?
2. 穷人思维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3. 有了钱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吗?
4.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穷忙问题?
一、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贫穷是祖传的
几年前,网上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叫《寒门再难出贵子》。文章讲的是一群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进入银行实习,以及后来出路的事情。不出所料,那些没有背景的学生,最终没有实现留在银行的愿望,而有背景的人早已被内定。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以非常极端的方式反对无关系、无背景的人进国企的,因为在这样以裙带为基础构建的人际圈中,普通人无论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同等待遇(技术性极强的单位可以区别对待),这样的事情早已是司空见惯。你不属于那个圈子的人,即使有一天进去了,也依然会视为一个圈外人。
所以,对于没有背景和关系的普通人来说,选择进入靠能力吃饭的外企或优质民营企业,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靠自己的能力实现命运的逆袭,也可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寒门逆袭的事情往往很少。绝大多数人依然在重蹈他人覆辙,沿着一条又一条失败的道路,曲折前行。
你会看到,原本贫穷的人,进入社会之后,会依然贫穷(相应的例子就不举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身边人的例子,非常普遍);而那些富有家庭的孩子,会得到更多的资源,让他们变得更加富有(我们可以看一下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的王健林父子,典型的「老子英雄儿好汉」)。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经历了哪些思维上的转变?
我一直以为我以往所坚持的思维都是正确的,我坚定地认为,对于贫穷家庭的孩子来说,只要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进入以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圈子,就可以实现命运逆袭(因为我本身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但直到看了一本叫《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书,我的这种想法彻底改变了。
对寒门弟子来说,95%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