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课我们讲了恋爱中的行为误区是:不吵架的关系才是好的,通过学习,想必大家已经明白了,积极互动较多的争吵非但不会使关系破裂,反而会让你们更加了解彼此,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而今天这节课呢,彬彬姐要给大家讲的行为误区是:在冷战中,谁先主动谁就输了。相信很多闺蜜都会有这种想法,在冷战中,谁先打破冷战就等于谁先妥协,而妥协的那个人是输家,冷战到最后的是赢家。但是彬彬姐告诉你,这个输赢可千万别争,冷到最后的那个人,是赢了战争,但是输了感情。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有一个闺蜜,她和她的男朋友在一次吵架之后陷入了冷战,虽然两个人心中都有对方,但都不愿意先主动说话,坚决冷战到底,都想要对方先低头,冷战了很长时间之后,两个人发现,好像没有对方自己也能过得好,最终就分手了。这也是长时间冷战对感情最大的摧毁——冷战让你们慢慢适应了没有彼此。
但是有的闺蜜就会说,彬彬姐,我们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冷战嘛,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还是在暗示对方,希望通过冷战能让对方自发的重视自己,引导对方自发的发现我们的诉求嘛。彬彬姐告诉你,你希望对方重视你、满足你的诉求这没有错,但是这用冷战永远也不可能真正达成,并且,彬彬姐还要郑重的提醒你,你的这种做法,是一个 3 岁小孩的做法。这可不是彬彬姐在说气话哈,这是谈恋爱的人的一个普遍的心理特征——深度心理学提出,人在恋爱的时候,心理年龄会退行到 3 岁之前的状态,所以彬彬姐说的 3 岁小孩,是真的 3 岁小孩。那知道这一点有什么用呢?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的需求。之前的课程中我们也有讲到,在婴儿时期,我们会觉得全世界都是围绕着我们转的,那个时候我们也不会说话,只要一个暗示别人就能猜出我要什么,比如哭一下妈妈就知道我饿了要吃奶等。婴儿时期以自我为中心是一个人正常的发展阶段,但如果那个时候我们的暗示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会成为我们成长中的一个未完成事件,我们会带着这种未完成的缺憾继续成长,直到我们成年、恋爱、心理年龄退行到 3 岁以前,那个未完成的成长事件就会又一次的暴露出来,控制着我们通过暗示、冷战来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但是彬彬姐要提醒你!你是可以选择的!对于 3 岁的你来说,暗示、哭闹、冷战可能是唯一的手段,因为你不会说话,也没有完整的思想;但是对于 20 好几的你来说,你要知道,你是可以通过沟通,可以通过行动,甚至可以通过我们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