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无罪辩护首起要案:马廷新故意杀人案(第1页)

2003 年,我刚研究生毕业,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结果以笔试面试第一的好成绩考到了某省检察院,但是我拒绝了这份「铁饭碗」,我曾在纪检委工作,在那里的工作经历已经证明了我骨子里的侠义精神、远大抱负在公务员的体制里是无法实现的。只不过长久以来的公务员情结掩盖了我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

其实,毕业之前我就反复考虑过继续做律师的事情,也去过北京考察多次,就是看看能不能在北京做律师。在「抛弃」检察院之后,我入职了校友的律师事务所,接下来开始烦琐的律师执业手续办理。

到了 2004 年年初的时候,我才拿到北京律师执业证,成为一名真正的北京律师。

那时的我有着一种朴素的想法,我想做律师,就一定要做大律师,而大律师必定出在京城。为了圆我内心深处的大律师之梦,我决定在北京执业。

拿到了北京律师执业证的我,却变得更加茫然了。那时候的我在北京无亲无故,接案子都比较困难。其实啊也不是没有案子可接,只是我本能地拒绝一些普通的刑事案件,因为我始终觉得那些并不属于我的领地,以至于手里的律师执业证变得毫无用武之地。我知道京城的繁华下肯定会有无数的机会,但是我更知道,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在不接案子的日子里,我没有去琢磨通过什么手段迅速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拓展案源。我更看重的是选准方向,风物长宜放眼量,不断地历练自己,只有实力才能让我把握住那些难得的机会!

当时由于工作经验的关系,我决定从刑事案件入手,于是我就开始研究当时中国最厉害的刑事辩护律师。我几乎看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刑辩的书籍,研究那些大牌律师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他们的辩护词、代理词我都研读过无数遍。

慢慢地我发现刑事辩护——这门承载着人们生命与自由的领域,可能是真的能够实现我大律师抱负的领域。

于是我开始每天琢磨刑事辩护的各种路径和方法,阅读大量的世界各国刑事辩护案例。

在这样煎熬又平静的日子里,我苦苦地坚守。

也许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冥冥之中我预感到,大案即将来临。

记不得是哪一天,我在办公室研究了一夜的辛普森案,直到早上还兴奋不已,我在想,在美国居然能有律师把这样的案子辩成无罪释放,这在中国简直就是不敢想象。我也在想,如果是我遇到了这样的案子我会怎样辩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