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六、「我特别没有安全感」:成长创伤不该由恋人来治愈(第1页)

目睹父母糟糕的婚姻,让我产生了「婚姻恐惧症」,该怎么办?

成长创伤让我很难与人亲近,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

童年「缺爱」的经历让我在亲密关系中十分自卑,如何才能让伴侣更爱我一些?

这些都是我经常在知乎和临床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没错,我们许多人第一次学习到亲密关系的样子,是在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中,也是在父母与我们的情感互动中。长大后,无可避免地,我们会带着这些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及在原生家庭中的经历,走入自己的亲密关系当中。有时,这些印象与经历为我们的亲密关系添砖加瓦,但有时,它们又为亲密关系带来了挑战。

这里我既想以一个心理工作者的身份,也想以一个带着成长创伤走入亲密关系的同伴身份,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我会着重于你个人的成长与疗愈,帮助你从个人的角度掌握促进亲密关系的实操方法,缓解成长创伤对于亲密关系的影响。

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成长创伤是亲密关系中的「漩涡」?

我们先来看看「成长创伤」的定义。成长创伤是一种复杂性创伤(plex Trauma)。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重复地、长期地暴露在对成长有负面影响的压力事件中,同时,儿童的主要抚养者(父母)无法有效帮助儿童缓解压力,或者正是导致压力的原因。

这里,我想强调两点。第一点,具体什么样的压力事件可以算作成长创伤,完全是一种「个体化」的感受。只有你自己的大脑可以定义,什么事件对你来说是有危险的或者带来压倒性情绪的。比如,小时候做错事情被父母打屁股,可能对于 A 来说是成长创伤,但对于 B 来说就不是,这并不是说 B 比 A 更坚强,而是两个人的大脑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和阐释不一样。同样的,如果你认为某件事情,比如父母的讥讽嘲笑,让你感受到了情感伤害,就算其他人劝说「中国的父母都是这样的」「爸妈是为了你好」,也并不能改变这件事对你而言是成长创伤的事实。

第二点,我们说自己有成长创伤,并不自动等于我们在责怪父母。我们只是在陈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实,承认这个事实的发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看清自己的现状。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愈合我们看不见的伤口」。承认成长创伤的存在,与理解甚至原谅父母,并不矛盾。

常见的发生在原生家庭中的成长创伤有:父母对子女的暴力(包括肢体、言语、性、情感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