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升。
在小鸟们的欢呼中,黑色小轿车迎着朝阳缓缓驶出小区大门。
今天的目的地是谢竹父亲的老家。
父亲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在省城的某个机械厂工作,对村里人多有照顾。
因此当年父母出事后,村里好几户人家筹了钱一起送过来,还有乡下的土鸡,土鸡蛋等等。
但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所以不管前情如何,能在那个时候拿钱出来就是一份最好的心意。
如今谢竹也算衣锦还乡,自然要回去见一见。
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处理那对夫妻的问题。
若不是杨诚上回聊天说漏了嘴,谢竹还真不知道,他们又来骚扰刘姨和顾叔。
说骚扰或许有些严重。
但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坐在小区里,总是能引起别人的无端同情。
而且在外人看来,谢竹和那对夫妻,终归是祖孙,狠心的反倒是刘姨和杨叔。
谢竹不能让他们给自己背黑锅。
谢家坪距离市区一百多公里。
谢竹轻车熟路买了些饮料水果做礼物,然后载着顾景上路。
去城郊的路上车流不大,时常能见到载满人的三轮车。
每过一条减速道,就能看见车上的人屁股抖了抖。
得亏驾驶员有自知之明,速度不快,不然还能看见人被抖离板凳,飞起来的场景。
除了三轮车,路上多是小货车,小面包车。
刚从4s店买回来不久的黑色小轿车,在一众灰扑扑的“老油条”面前,非常稚嫩。
有些车主甚至刻意和黑车保持距离,就怕是个刚拿驾照不知天高地厚的新手司机。
他们一让,其他车主觉得奇怪,也跟着让开。
从众心理的力量是庞大的。
前方的车辆都不停靠边,黑车也跟着靠边,后面的车辆见状就更不敢从中间驶过。
最终奇异地出现两条庄康大道。
谢竹好奇地看着前面,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殊不知最先避开黑车的车主此刻正郁闷着。
如此诱人的场景,他是怎么忍住不变道刹车踩一脚油门?
谁让谢竹是个例外。
他深知四轮铁皮的恐怖威力,所以开车始终保持正常偏慢的速度。
这条出城大道有6个车道,很少堵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