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幼年侍奉肥相、触龙子左右学礼,师从仲尼思孟之道。不过要说‘所宗’,嗯……儒法道墨农兵,只要于国有益,赵胜皆愿宗法。”
赵胜依然不改不急不缓的闲适笑容,许行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半晌才从嗓子眼儿里挤出来一个“噢”字,接着又若有所思的砸巴了半天嘴,方才凝重的点了点头。
这时候许行才发现自己入执了,赵胜那个“梦”对他震惊不小,让他一时之间第一个想到了“化为蝴蝶”的老友庄周,不过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赵胜这些话虽然和庄周一样“离谱”,却完全是两码事,庄周讲的是出世,而赵胜说的反而是入世,虽然话里的那些东西实在匪夷所思,但总结起来无非是衣食住行,跟庄周的道岔开了足有十万八千里。
“呵呵,公子所说的事虽然有些……呵呵,不过他日能否如此倒也未可知。当年伏羲教人渔猎,神农、嫘祖教人耕织,更有公输般做木鸢飞于天上三日不落。这些事没成真的时候别人也是以为匪夷所思,但最终何尝没成?不过这些人都是不世出的圣贤,千百年未必能有一个。公子所想虽妙,一时之间却是难成的,所以老朽还是得劝公子一句,万事当以眼下安民为国为重。”
赵胜原来还以为难免得争执几句能不能成的问题,却没想到许行这样开通,不过许行最后又落回了自己的主张,这难免又成了分歧。赵胜笑道:“这些不过是小子闲暇奇想,倒也没想着眼下就能成真。不过若是能广开便利成就一二,也算是惠及万民的好事。”
赵胜的话头一个劲儿的往许行的想法上靠,许行听着受用,忍不住连连点着头道:“这个倒是。”
“学生相请许夫子正是为此。”
赵胜见许行总算顺到了自己的意思上,忍不住斜眼看了看一旁低头捋着胡子一脸若有所思的乔端才道,
“不世出的贤良没被人所识的时候也不过寻常百姓而已,如若杀伐频仍,这些圣贤死在了杀阵上,也就没有后来这些事了,如若天下太平,人人精研本业,说不准不世出的贤良反倒更多,所以好战实在是害国害民之举。赵胜既然想为国为民做些事,自然是不愿战的。若要富国强民,那便需要安定的局面,不论教化还是耕织,多措并举,互为羽翼方才能成事。”
“好,好,公子所言极恰……”
赵胜这些话许行怎么听都感觉像是在儒农之间和稀泥,但是儒农之间的分歧说来说去也就是谁为先这么点事,作为赵胜这种身份,和和稀泥倒也是应当的,毕竟他已经说了,只要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