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早晨周六,朱斌的老爸可以休班两天了,朱斌的弟弟轮休正月十五和十六。按照老传统,要做灯。这是农村的老传统,从哪各朝代的就不知道了,反正是自古就有的老传统。
其实农村做灯很简单,就是用胡萝卜洗净切成两三厘米的圆柱体,然后找一个不锈钢的小勺子,或者一元的钢镚在圆柱体的胡萝卜稍微细的一面,漩出一个圆坑。这个圆坑是准备注入蜡油的。
然后找高粱杆子,用剪刀劈成细条,把细条用剪刀剪成四五厘米长,然后再高粱杆子做得细条外边缠上棉花,缠紧了,然后把细条的一段剪一个锐角,插进胡萝卜做的灯碗里。把棉花细条上部一厘米折一个九十度。为了方便点燃。
然后就是融化蜡油了,穷的时候都是把燃烧后的蜡烛残片和蜡烛头留到年底,现在谁家里也不会用蜡烛了,除了除夕夜和元宵夜以外。
一般都是直接去超市买几包蜡烛,回家用一个小铁勺子直接融化成液体,用小勺把蜡油倒作好的胡萝卜碗里,别忘了在棉棒上也倒上蜡油。放在院子里一会蜡油就会凝固。灯就算做好了。
不知道这些习俗在南方如何,在北方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是一如既往的维持着这些传统,其实春节期间几乎所有的传统,都是与祖先崇拜,祖先怀念,和祖先祭祀有关的仪式。
第二天的早晨,满村的鞭炮又会响起,这是屋子里的北墙又挂起来宗谱,又开始上供,燃香,放鞭炮。中午吃了饭以后,女人就会开始包饺子,元宵节的晚上北方是吃饺子的。到了下午太阳还有一杆多高的时候,所有的男人就会重新聚集,去祖先的坟地祭祀。
各家带好黄纸,香烛,上供的水果,也有人准备白酒,还有鞭炮是不能忘记的,有多没少的都需要准备一些。
基本上朱斌家族去上坟的人,有朱斌堂兄弟七人,有时候朱斌的父亲和三伯二伯也去,天气要是不好下雪什么的,三个老人就不再去了也可以,下边的孙子辈的,只有一个,就是朱斌二伯家的小孙子,也读小学了。女人99%是不去的,只要家里有男人。也有个别女人去跟着上坟也没有关系,现在也都很开明了,孩子想去就去。
朱斌堂兄弟七人还有一个小侄子,一行八个人,代表四个家庭就是朱斌父辈的兄弟四人,一起步行到村外三里路远的一处山沟沟里上坟,那里是一大片的祖坟,村里有一半的人家的祖坟都在这个区域,所以半个村子的男人陆陆续续往同一个方向走。
虽然是去上坟,但是完全没有凝重和压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