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旗舰店筹备(第1页)

中间的鉴定师王师傅说道:“小朱好眼力呀,这么肯定是郑洲工艺呀?”

朱斌笑着说:“还请王老师多指点。”

四个人慢慢变得很融洽了,有了实力别人也会尊敬你。

后面有一个儿子陪着一个老爷子过来,带来5件清三代的官窑名瓷器,一看假的东西。但是大家都不好说的太明显,就怕老头一个受不了,心脏病发作就坏了。

最后鉴定下来,真的东西能有10%左右,其中精品也只有百里挑一了。可见民间收藏花了很多冤枉钱。面对一些现代元素出现在古代瓷器上,这明显的臆造品,很多持宝人还坚定的固执的认为自己的是真的文物。还有人拿着带大唐年款的青花瓷,一口要定自己的孤品,这相当于有人说自己的自行车是宋朝的一样。因为唐朝只是出现青花瓷的雏形,都是简单几笔的图案,不会出现复杂花纹。

也有人拿着一对瓷器,竟然是暖水瓶造型的青花瓷,还是大明宣德的物件,你跟他说明朝没有暖水瓶,他跟你说你怎么知道明朝没有暖水瓶?你去过明朝呀。这相当于说你拿着手电筒非说是明朝的一样。

忙活了三四个小时,还真给拍卖会选了10几件好东西,两幅书画,几件瓷器,还有个犀牛角笔筒也不错,朱斌也是看好了,想在拍卖会上拍下来玩玩。朱斌不是看好了笔筒,是看中了这个材质,正好可以当药材。

那老大代表老板请三位鉴定师傅和朱斌还有拍卖公司的经理一起去吃饭。吃饭的时候,三位鉴定师傅对朱斌算是服气了。一喝小酒还成了忘年之交,文物鉴定就是如此,看的就是本事。

吃饭的时候那老大也说了,记者来采访,问隋侯之珠的事情,问是不是春秋战国的那个珠子流传下来的,还问是什么品种,在那个江河湖泊里发现的什么的。这个压轴拍卖的珠子算是火了。中央二套的节目都播出了,想不火都难呢。好多大收藏家都来询问这个珍珠的事情。

那老大对朱斌可是十分感激的,从开始皇甫家的保镖手里救命之恩,到后来的天下第一鲜给的优惠价,再到现在的把宝物珍珠委托拍卖,还有帮助鉴定预展拍品,到今天的现场鉴定大会。这个同学够意思。

朱斌回到家中,院子里的葡萄架子已经开始长出了小花蕾,像是一串串米粒大小的葡萄,有些已经开花了。这个时候,华北地区的葡萄是不开花的,需要等到4月份才能陆续开花。因为朱斌的院子布置下了小聚灵阵,不但灵气足,而且温度都比外边高五六度,就像是在温室中的一样,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