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了一大圈,朱斌也要回家吃饭了,最后交代清风记得炒点茶叶。朱斌回到家里,吃晚饭,全家到齐。
吃过晚饭,朱斌又回到空间,看见清风正领着几个黄金力士在炒茶叶。几个两米高的肌肉大汉在炒茶叶,朱斌觉得很有意思。朱斌也没有打扰就进了山洞之中。
朱斌坐在石床之上,运转大周天,气灌紫府,灵气从四周向朱斌聚集,头上现出两朵雪白的莲花,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第二天一早清风就带着炒制好的第一批茶叶过来了,大概有半斤的样子。
清风说:“这半斤茶叶就有一两万个芽头。这100多棵树原来经年在雾气之中,常年云雾缭绕,最大的一颗树有100多平方米,平均来看一棵树能采三四千个芽头,三四万个芽头才能制成一斤干茶。所以第一批100棵老茶树最多也就能制成10斤茶叶。可以分批多次采摘,符合标准先采,全年采24-36批,这100多棵古老茶树一年能产二三百斤最好的茶叶。新茶园下个月也能开始产茶叶,只是茶叶质量比老茶园肯定有不足之处。”
清风说:“这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朱斌说道:“江浙一带普通的炒青绿茶来说,清明后,谷雨前,确实是最适宜的采制春茶的季节。据说,从时间上分,明前茶是茶中的极品,雨前茶是茶中的上品。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固体芳香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两百多年前被清乾隆帝钦定,西湖龙井村的十八棵御茶树,每年春茶的产量仅1公斤左右,这些“身世”早已让茶身价不菲。清明前最后一天采摘的“十八棵御茶极品”,拍卖价格一直都在每100克10万元的天价,最近几年更是创造出了每100克几十万的天价。”
朱斌问到:“不知道我们这茶叶算是什么档次。”
清风笑道:“老师有所不知,明前雨前虽好,那只是凡间之茶,只可享口腹之欲。我们这茶叶,乃是仙茶,凡间那得几回闻呀。饮后虽不能成仙了道,却也能强身健体。凡人饮后强身健体神清气爽,修炼之人饮后,可得神妙,可晓变化,可知进退。”
朱斌说道:“快快进洞,取水品茶。”清风从洞府出来,持玉石小桶,到洞口西北角,瀑布下取了一桶水。回到洞中烧开,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