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不刚愎自用(第1页)

草原部落都是随水草而定,夏秋散居,冬季则是会依附到常年上供的大部落。冬季一旦遭遇冰冻暴雪的天气,牲畜将会死伤大片,也会有很多小部落会在暴雪中一夜间消失于世间。

正因为此,长居草原的人,一到冬季就会将部落迁至相邻近的大部落旁。但前提是这个大部落一定要能够和睦相处,可这个和气却要平时按时上供方能获得。

冬季遭遇饥饿那是常有的事,这样也就造就了一批马贼刀手,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冲进小部落内进行厮杀抢掠。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几率,一般小部落的酋长在开春之际,就已经开始寻找冬季将要依附的大部。到了夏季,也是开始上供的时间,若是对方接受你的贡品,则代表着只要你月月按时,冬季也就能够得到保护。

而那吞并部落的事也是时有发生,但在土兀刺河以西,这样的事情却就发生的少很多。大部分大部落首领还算是能够遵守诺言的,毕竟在草原上的统治者都不会让一家独大。当然,这更多的是要看那个前来依附的小部落的运气了。

相对于紧邻金国边境的几个大部,越是往西,部落规格就越大。一般能够被人依附的部落,少则五万来人,大者也有十二三万人。加上依附而来的部落,最多的会有三十多万。不过,依附总归是依附,也就和后世的县镇级类似,他们只有一个代管权。

对于吞并部落一事,一般都是草原各部私下解决。可问题一旦太大,或者今年你吞并的太多,或者你部人数已经超出官方管理者的底线。不好意思,要嘛你自己吐出来,要嘛就是由官方出面解散了你的部落。

辽国契丹人实行这样的制度,那是因为他们有让草原部落惧怕的实力。而女真金国现在却没有,所以才会造就一些胆大的部落,冒险吞并。

赤古河,由乌鲁古河和纳水河分流而出的一条河道。其河道并不算太宽,却能在那个没有堤坝的草原上,积蓄充足的河水,以至赤古河成为方圆数百里水草最为丰茂的地方。历来,此处都是大部角逐的对象。

所谓的草原游牧部落,成分其实很杂。经过不知多少年的拼斗厮杀,本就荒凉的草原,更是人迹罕至。可历来统治草原者都秉承着一个方针,那就是南下抢掠,抢掠物质,抢掠人口。

在女真崛起之前,草原人口还是不少的。可经过契丹与女真厮杀,契丹西退之后,草原人口也是頓减。不过这也促成他们牢牢的紧抱一团,以防被人侵吞。

不过就算是这样,整个草原中东部还是聚集了不少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