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夜走(第1页)

被赵桓拿出的这块方玉不是他物,正是自秦以来的传国玉玺。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据赵桓说,这是始皇帝嬴政取和氏璧铸造而成,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此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赵桓还特意指了指玉玺左下角,说道:“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呃?”赵棣面脸疑惑的看向赵桓,不解道:“这是大哥的东西,说给我听有甚用!”

“现在是你的了。”说着,赵桓又将玉玺重新包好,双手捧起,恭敬的递到赵棣面前。

“我的?”赵棣迟疑着不肯伸手去接。这传国玉玺的典故,赵棣也曾听过。知道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据传,凡持有玉玺,却没有能力保护者,下场必是惨不忍睹。赵棣却不想辛辛苦苦的逃出了金军包围,又遇到汉人的劫杀。

仿佛读懂了赵棣的心思一样,见赵棣迟迟不肯接过,赵桓索性双腿一弯跪倒在地。赵棣大惊,忙伸手过去搀扶,却是一下竟没扶起来。以赵棣每日练习武技的身板来说,这么一扶起,断然没有扶不起的道理。可是,事实却就摆在眼前,赵棣确实没能把赵桓扶起来。

“我现在以大宋皇帝的身份恳求你,带着传国玉玺离开,返回中原,重组汉室江山。”一字一句都饱含赵桓的血泪,他痴痴的看着赵棣,期待赵棣的应诺。自己无颜再见列祖,可汉室江山却不能就此断掉。

“这?”赵棣双手僵在半空,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自己本来是要接赵桓走的,可如今却变成了赵桓恳求自己孤身离去。孤身离去也就罢了,如今还要扔给一个烫手的山芋。着实让赵棣很是为难。

“这个玉玺你收着,咱们一起回去。”赵棣想着,若是能够逃回去,他还想借着这个皇子的身份,在九哥赵构那里混上几天好日子呢。与其让他带着传国玉玺遁走,倒不如将赵桓也带走,省得麻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