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基础原则(第1页)

与汪庆仁进行了简单的谈话后,段鹏有了些新的想法,他觉得事情重大,故尔领着这位盐商,去了陇川宣抚司,找刀岩共同协商处理此事。

“你懂火药吗?知道制作的配方及方法吗?”刀岩坐在府内会客室的上座问道。

“不懂,只是看过“纪效新书”里的介绍,至于怎样制作,那里面有专门的介绍。”汪庆仁还是很实诚。

“既然你什么都不懂,又没有制作的经验,那你如何去保证能经营的好呢?”刀岩有些不解。

“刀大人,火药的制作并不复杂,过程也很简单,相信如果我能去您的“炮仗坊”看过后,也能大致明白的。小人之前在歙县是随姐夫一起做买卖的,知道怎样去经营,包括差使匠人,进购原料等等这些。当然,商逐于利,这是本性。然而“在商”也有自己的东西,假如有相符的政策、制度让其规范经营、发展,从大,从上,从远规划操作,不求一时之功利,那么“商德”也就会应运而生的。”汪庆仁的回答很巧妙的。

“你的意思是在指责朝廷的不是吧?”段鹏一语指出了汪庆仁想要说的东西。

“段大人,小人绝无此种念头。对小人来说,只是早年家中逢此大变,因而有此心境。”汪庆仁开始谨慎了。

“当然,你说的也未必全无道理。”段鹏顿了顿,扭头对着刀岩说道:“制度是根本,也是一切的起点,可以去不断完善和扬弃。不若于此,摸石过河,不知所做,即使有再好的政策、方法,又有何用?或曰:一纸文书耳。制度是种连续性的东西,不是说你刀岩执政之时,陇川执行一套,而到了你的后辈,把你这些全部推倒重来,又开始新的一套,这样反反复复的,那就没有任何的含义了。同时,还得有另一种制约措施来保护制度的延续,不能说,你刀岩乃天纵其才,持神刀,破时局之弊端,能护你陇川百姓;那若干年后,谁又来保护他们呢?”

“哈哈哈哈,鹏哥,你想的太远了啊。”刀岩并不是很赞同这些的。

“远不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步该怎样去做,是否有必要去做。假如总是希望或等待着后人去明白这些,再来开始的话,那真的就已经晚了。”段鹏前世的记忆依然有着作用的。

“段大人所言甚是,如果朝廷能多有您这样的官员,那我姐夫一家,就不会逢此大难了。”汪庆仁附和着段鹏。

“汪庆仁!你记住我说的这句话,莫议朝事!小心你的脑袋!”段鹏喝道。

“是,是。”汪庆仁也许是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