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卫指挥使(第1页)

酒宴后,段鹏拿着雅婧帮他做好的衣裳和鞋,与王定义一道,返回王府,在自己的小院里,段鹏继续开始了这些日子来的思路梳理。

按理来说,陇巴军一进驻勐卯,段鹏就已经差人把消息连夜传给了正押解俘虏的杨镇宇,可时至今日,杨镇宇除了几封不痛不痒的信函之外,并没有任何的动作,甚至是云南布政司方面,连“流官”都没有派遣来,而之前承诺的四千有文化的军士,现也仅来了两千人,被调配给了孙瑞杰。

“难道“上面”有什么事发生了?”段鹏这么以为。

事实上,对于云南高层的官场运作,远不是段鹏这个层次的人所能知晓的。对于杨镇宇来说,自他离开章凤起,就已经有了新的主意,反而在接到段鹏的报捷信函后,并没有表现出大的意外。悄然回到昆明后,他首先拿着陇巴军的公署函件,与黔国公沐天波密谋了多日。

大明的云南政局,其实是一种犬牙交错的格局,由于地处西南之地,往来京城极为的不便,故此,朝廷在云南方面,主要依仗的就是这位黔国公沐天波了,而对沐天波来说,他的身份又甚为的特殊。于民政方面,他没有管辖权;而于军政方面,又有云南都司统领,沐天波唯一能起到震慑作用的,只是“云南总兵官佩征南将军印”和“西平侯”,而这两个称号,并无真正的直属兵力及权力的。所以,在很多的时候,他仅仅是依赖朝廷的信任,作着各种“势力”间调解的“和事老”,当然,这种身份也有着其自身利益尊贵的。

同样,杨镇宇也是具有这样一种身份的,是朝廷在云南的“代言人”,这就导致了两人在某些时候具有相同的利益。而作为云南布政司和云南都司,这两个衙门才是云南真正的“掌权人”,但却又经常受制于沐天波和杨镇宇的“意见”。如此一来,这四种势力就交合在了一起,作为一种“均衡”而存在于云南政局之中。也许,在这个地区的衙门中,这些人是你的,而另一些人又是他的或者其他势力的,这样维系着这种平衡。

对于腾冲卫来说,这是完全属于云南都司的“势力”范畴,如今你杨镇宇硬要插一杠子进来,云南都司肯定不会接受的,除非杨镇宇在其他“地方”能做出相应的让步。同样的道理,布政司方面也介意杨镇宇在勐卯事务上的插手。于是,这种纠结在一起的,费时费力的“讨价还价”,就成了这四种势力“交流”的最常见形式了。

在段鹏回陇川的翌日,消息“灵通”的盐商上马上进行了一次宴请,而这次宴请,段鹏却不得不去。在他进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