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与段兴,在段鹏看来,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段兴做事沉稳,属于那种四平八稳之人,交待给他的事,只要事先说清楚了,他一般都会按照商定的去做,决不会“别出心裁”的;而陈超就不同,他善于动脑之人,经常在办事中会有“花样”出来的,有种让人“目不暇接”的味道,但他的缺陷却是段兴所长,“毛躁”,缺乏足够的历练。
正是因为如此,在对密支那和孟拱攻击的率队人选上,段鹏选择了陈超。理由是,除了要对这两地攻击外,还需要涉江及根据蛮莫城缅军的动向,进行灵活的应对,如果派段兴去的话,恐怕难以起到“造势”的效果。而平稳的守城,则是段兴的特长了,这种事,需要的是“稳”字当头。对于陈超队伍回到铁壁关,那时杨家兄弟的募兵也应该到了,他们会对其进行战略“辅助”的。
三日后,先行出发的蛮莫城码头汉籍小船帮头目郑虎,其所率的船队,经过十二天的拉纤行程,终于抵达了密支那预定的江湾位置,同行而来的,有其船帮的人员,雇佣而来的汉人,及伪装成纤夫的腾冲卫军士,而在此地,哨探队弟兄,及时释放了用来传递消息的飞鸟,与守候在神护关的弟兄联络。旋即,陈超率全军人马,在刀振和刀国两位土司的引领之下,急速的赶往了会合地点,不过,颇有心机的刀振土司,他带上了他的一千五百名土兵,名义上,说的是帮腾冲卫军,实际上,连陈超也不清楚他打的是什么主意。
再两日后的晚上,腾冲卫军的八千人马,在一夜的时间里,利用郑虎船队的横江架桥,跨过了大金沙江。大军渡过江后,陈超安排郑虎船队赶往密支那码头后,全军立刻夜袭驻扎在码头上的缅军守卫处。这是场根本称不上“战斗”的战斗,多年来,缅军几乎从未从过这个码头,对明军发起过攻击,他们大概做梦也想不到,“积弱”的明军会从这攻击,故此,守卫码头的缅军仅有几十个军士,八千腾冲卫军精锐几乎是片刻之间,就扫荡掉了驻扎在此地的绵军。
此后,他们第一次开始了休整,等待郑虎船队的到来。
孟拱,密支那,元隶属于大理金齿宣慰司的蒙光路,明洪武年间置孟养府,永乐二年(1404年)改为孟养军民宣慰使司,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被缅军侵占。
翌日中午时间,在得到了郑虎船队上的粮草及弹药弓箭补给后,陈超大军猛扑密支那,为了“造势”,陈超军一路上简直是“肆无忌惮”,生怕缅人不知道自己的军力,在强力攻击之下,一个时辰就解决了这里的战斗,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