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冯如、报纸(第1页)

振华厂东北角一栋空旷的仓库,里面摆放着切割机、钻孔机、折弯机等等等等的工具,从铭牌可以看出,它们大部分是德国货,少部分是振华公司自行生产。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正在专心致志的加工零件,在他身边还有两个和他年纪一般大小的人在从旁协助。他生得浓眉大眼,额骨饱满,鼻子略有些塌,嘴巴也挺大,但是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满是工作的热情。

冯如,原名冯九如,祖籍广东恩平。幼年在私塾读了几年书,辍学后在家务农。甲午之战后,清廷割地赔款,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当时年仅十二岁的冯如,虽然不懂国事,但也尝到了家庭窘困的滋味。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他目睹美国先进工艺,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到旧金山之后,经乡亲介绍,在耶稣教会做童工,白天工作晚上读夜校,生活十分艰苦却也相当的充实。通过学习英语和科技知识以及目睹日新月异的先进机器,看到美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令他身为触动。国家富强,必有赖于机器,于是更加发愤学习,专攻机器制造。

冯如为了救国,决心去纽约学习机器制造技艺。他打算将来亲手替中国造一艘新式军舰,打败小日本报甲午年的一箭之仇。冯如先后在船厂、电厂和机器制造厂当学徒和工人,历时近七年,备受种族歧视和失业的折磨。终于学会了多种机器制造技能,也增进了机器制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了飞机,圆了人们千百年来飞上天空的梦想,这个消息也令年轻的冯如怦然心动,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就在这时,受雇于徐天宝振华公司的特斯拉回到美国,在申请插头插座的同时,找到了冯如

关于尼古拉*特斯拉的事迹,冯如也有耳闻,特斯拉简单说明来意之后,递给冯如几张图纸。

冯如接过来看来几眼,一阵欣喜和激动。图纸上的飞机是一架单翼飞机,机身下有两个硕大的船型浮筒,两个机翼尖部挂着两个小浮筒,船型浮筒实在是太大了,看起来就像是插了两支翅膀的游艇。

冯如仔细看了半天后问道:“这架飞机操作是用副翼?船型的浮筒?这是谁设计的?

特斯拉笑了,他故作神秘地答道:“年轻人,这个问题你得回中国之后才能找到答案。”

就这样,好奇害死猫,冯如被半骗半请的来了元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