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对中国来说是黄金时期,国内太平无事,国际形势也对中国有利,中国的工业象吸水的海绵,不断地壮大。张謇在苏北和皖北推广美国优质棉花的种植,为蓬勃发展的棉纺业提供无穷无尽的原料。周学熙在华北主抓矿业,为工业提供物资。詹天佑和罗国瑞则把铁路向各个大中城市延伸,象武林高手那样打通着中国的奇经八脉。魏翰则以每一个月就建造一艘万吨级货轮的效率不断地把中国轮船推入大海。
全国上下都忙且快乐着,唯独徐天宝倒是想起了轻福。尹氏姐妹为他生了一双儿女,长子取名徐国栋,长女取名徐莹洁,徐天宝整日弄儿女为乐,到也轻松自在。
正是在这样的气氛下,在中国边疆发生的两件大事就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一是国防军入西藏,二是国防军进新疆。
西藏自古即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期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但若是论起真正纳入中国版图来,西藏反而要迟于蒙古,是在元时期才真正内化。满族在入关前,已经和蒙古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关系,可谓血浓于水,但和蒙古不大一样地是,西藏则是清朝得了天下后才进入大清版图的,对于中央政府的认同并不是很强烈。为了有效控制这一区域。清朝一方面实行尊崇黄教的政策,顺治和康熙帝都曾给达来和班禅喇嘛优加封号,一方面又不直接干涉西藏政务以示优容。直到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清军入藏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才开始派员驻扎西藏,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管理。此后,中央对于西藏的管理日趋严密,1727年(雍正五年)正式设驻藏正副大臣二人,分驻前后藏。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清廷颁布了《钦定西藏章程》,规定有关藏内大小事务。均应禀明驻藏大臣办理,并规定了西藏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整套制度。
但随着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对印度次大陆地入侵后,西藏的局势开始复杂起来。英国殖民者在完成对印度的占领后。又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与印度毗邻的西藏。其首要目标是确保印度这颗英国女皇皇冠上最耀眼明珠的地位不受损害,使西藏成为印度与沙俄之间的缓冲地带;其次是掠夺西藏丰富的羊毛、皮革、矿产资源,推销印度茶叶和工业品,并通过西藏进一步向中国西部扩张。为达此目的,英国先后发动了1888年和19031904年的两次侵藏战争,通过随后签订地《中英藏印条约》(1890)及续约(1893)、《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及《通商章程》(1908),英国攫取了一批侵略权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