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阳光猛烈。
其实气温是挺高的。毕竟是七月份。
但是,中山陵这里,柏树森森。天然的带着一股阴凉。
中午好。
古语有云,午时三刻。
就是要在中午阳光最猛烈的时候,送死囚上路。
阳气重。一切怨魂退散。
“标兵就位!”
“立正!”
“敬礼!”
有人高喊。
两队标兵跑步上台阶。
然后沿着台阶展开。庄严肃穆。持枪而立。
“出发!
“是!”
张庸带着一众军官,沿着台阶整齐的上来。
没有大人物。
都是中低级军官。
军衔最高可能就是中校。
如果是和平时代,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但是现在,他们是主角。
是他们战斗在第一线。是他们杀入了金陵。
敌后战场,危机重重。
或许今天登上中山陵,拜谒国父。明天就有可能牺牲了。
但是,那又如何?
大丈夫马革裹尸。
死了就去见国父。
“预备!”
“放!”
“砰!”
“砰!”
礼兵对天鸣枪。
暂时没有礼炮。只有礼枪。
今年是民国二十九年。所以,鸣枪二十九响。
“砰!”
“砰!”
枪声整齐有序。
张庸等人在枪声中来到国父雕像面前。
献上鲜花。
没有三牲。
新生活运动不兴这个。
弯腰。
行礼。
礼毕。
张庸挺直身躯,展开祭文。
布雷先生连夜写好,然后通过电报紧急发来的。
张庸一字不改。
也没水平修改。
“七月骄阳如炽,苍柏无语默立,花似海人如潮,敬立于先生灵前——”
“江风挟热浪而拂,我神驰至粤海奔啸之时—
“幸而先生之遗训如松,虽盛夏灼灼而愈显苍劲深挺。以霹雳手笔裂千载沉渊,举三民旗幡开万世新门;唤醒蒙昧如暑昏寐中当头激浪,复导苍生寻获至新生之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