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在喝酒,这头可是一刻都没闲着。
    刘胜和胡小涛趁人不备,迅速撬开了张新的住房。
    四处打量了一下:
    张新随身携带的东西并不多,一只公文包被他随身带着,另外就是房间角落的一只大的行李包,上了一把锁。
    不留痕迹地开门开锁,然后恢复如常,这是锄奸队基本的功课。
    胡小涛刚要开锁,刘胜忽然拉住他,指了指锁眼。
    胡晓涛定睛一看,好险。
    这个张新真是个老特工,行李包放在墙角的位置、角度,都暗暗做了记号。
    有人动了,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除此,更毒的是,小锁的孔里被他插入了一根头发,短短的,不仔细根本看不出。
    胡小涛冲着刘胜一翘大拇指。
    姜究竟还是老的辣!
    迅速开了锁,把他的行李摆放位置记住了,然后开始查找。
    一个会议记录本里,记了不少行动处开会的内容,粗粗看看,情报价值很大,但让人惊喜的是,在他的包底装着一张鲁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驻防与火力分布图,这也许是他本次前来实地调查的一个依据所在。
    看那绘制的笔迹,还是不久前刚刚完成的。
    刘胜用随身带的相机飞快地拍了下来。
    鲁南地区的中统人员、组织机构,这些连日来的收获被他放在哪里了呢?
    行李包里又检查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
    房间、卫生间、床底,角角落落能藏东西的地方,都没有。
    “刘组长,那些东西会在哪里呢?”
    胡小涛恢复好小锁,把行李包放到本来的位置,把那根头发依样插到了锁眼里,一切看上去毫无异样。
    “他随身的公文包难道带着吗,那可非常危险的,这个老特工不会把东西都放在包里吧?”
    刘胜瞄了房间一眼,自言自语道。
    “那只包他这几天从不离身,极有可能。”小胡说。
    “他的身份是记者,所以包里应该带着采访的东西,不会放重要的东西,这是一般人都会做的,但他是一个中统老特务啊,会不会反其道而行之。”
    一直从事情报工作的刘胜,皱紧眉头思考着,之后,很快作出决定。
    事不宜迟。
    必须尽快把这里的情况告诉饭店里的那组人。
    检查了一遍,恢复原状,锁上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