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页)

第二百四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种事情也可能拿出来大题小做,榆林县现在全县上下遇到这么多的困难,全县的百姓还处水深火热之中,根子就出在一把手的身上。”电话里,吴国红显得很生气。

吴国红作为中央下来的干部,自然是没有看过地方上的斗争。在吴国红的眼里,官场上的斗争是小事,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之下,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前提是不能影响到整体大局,而榆林县现在的情况就是全县都\面临着灾后重建的问题,而赵华现在又是灾后重建的主要负责人,在吴国红的眼里,赵华手头上的工作自然是大事,是顶天的大事。可是榆林县官场上,却枪口一致的对准赵华,在一个所谓女人问题上抓住赵华的小辫子不放。

但是赵华对基层的这些斗争已经是习以为常,官场上要所有的人都顾全大局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些官员就是把得失看的太重,那那顶乌纱帽比什么都来的重要。一旦威胁到他们的利益和威严,他们就会像刺猬一样,浑身上下都是刺,他才不会顾全什么大局呢。这也是欧德权和王福臣在榆林县多年,却没有能往上爬。

虽然经济做的也不错,说到底,还是那个老问题,格局。虽然今天几乎所有的政府工作人员都来看赵华的笑话,但是赵华并不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特性。不过是在欧德权和王福臣手下工作,即使想要有所成绩,也是不可能的。官场上,一把手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一个团队的性格。正如赵华在市团委的时候,本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毫无活力的市团委,愣是被赵华给激活了,现在全委上下生机勃勃,充满着无线的活力。市团委创新组建的自愿者更是得到了中央团委的表彰。

而且这种气质是会传承下去的,自己虽然已经离开了团委,但是市团委还是保持着自己在的时候的工作风格。榆林县官场也是这样的问题,主要的毛病还是处在当权者的身上。本来赵华想通过制约欧德权和王福臣,自己全心全意的干好经济工作,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自己把经济搞上去,到最后还不是他们二个一把手的政绩最多。尽管事情都是赵华做的,但是在华夏国的官场上,还是要讲究一个领导作用的。有时候领导的责任要比下面真正干事情的人多的多,没有领导的正确领导,又怎么会有下面人的成绩呢。

不过赵华的想法看来是不可能实现了,既然你欧德权主动来招惹我,我赵华当然会接招,看最后到底是谁厉害。这点小事,赵华还真的不放在眼里,赵华倒要看看欧德权能翻起什么风浪来。不给这些老家伙一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