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欧德权的错愕(第1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欧德权的错愕

华夏国有着很深的官本位思想,欧德权也是如此,遇事往政治角度上想,这是可以理解的。赵华喝了一口茶,深吸了一口烟。

欧德权继续说道:“可是榆林县刚刚经历过水灾,县里财政紧张。而榆林县的情况赵县长想必也是清楚的。虽然前些年的经济都位列全市的前列,但是榆林县的基础十分薄弱,尤其是农村,每户人家的平均耕地只有不到二亩地,二亩地要养活一家人,是谈何容易。”

欧德权说的不仅是榆林县的情况,云落市全市的情况都是如此。要是有地的话,榆林县可以向上级讨要点资金,帮农民购买粮食种子,最起码是这一年过去,百姓可以有粮食吃。但是二亩地实在是太少了,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山地。

平地还可以种水稻等粮食,但是山地却只能长一些玉米之类不需要人伺候的懒庄稼。欧德权也无计可施,这些问题从他确定要留在县委县政府那一刻起,就在不停的思考,还是没有想出什么办法。

确实农村问题一直都是政府十分困难的问题,虽然赵华拥有前生的记忆,但也不能拍着胸脯说肯定能解决的。三农问题,就是到了赵华前生那个时期,也没能彻底的解决。

赵华对欧德权的印象顿时又改观了不少,一个官员或许没有解决办法的方法,但是有些官员连想都懒得想。王福臣的脑子就没有欧德权那么想的远,王福臣的脑子里除了政治斗争以外,就是怎么扳倒欧德权,自己坐上欧德权的位置。

欧德权在榆林县是王福臣在榆林县的一道大山,欧德权不动我知,他王福臣也很难有机会向上爬。在看看其他和他同一时间当上县长的,不是已经坐了县委的宝座,就是调到市里处级单位就当一把手了。

王福臣看这局面,市里也很难提拨欧德权,欧德权自己也不想离开榆林县、既然指望欧德权上去不可能,那王福臣只好和欧德权在政治上扳倒他。当然扳倒欧德权也要不能伤及自己的利益,要是欧德权倒了,自己又受到了损失,结果自己又不可能坐上***的位置。这样的情形之下,王福臣必然会选择和欧德权合作,外来势力来做榆林县的一把手,比欧德权做一把手要糟糕了许多。所以就有了欧德权和王福臣联合起来抵制市委。

赵华微微的点了点头,欧德权说的有一定的道理,赵华看了看窗外,赵华隐隐觉得榆林县的上空有一层一层阴霾笼罩在榆林县的上空。自从榆林县受灾之后,不管是榆林县的官员还是榆林县的百姓都前面前梑的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