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党委成员包干的事宜,大成乡一共有九个自然村,四家集体企业,加上现在成立的农经公司,一共分为十四个片。每个党委成员负责二片,我和孟乡长商量了一个名单,大家议议,没有问题的话,就按照这份名单执行。”结束了二免一增的讨论之后,赵华又提出了包干的议题。
朱旭心想,赵华肯定会安排自己人在那些相对比较好的单位,而他自己肯定会吃现成饭,酒厂和农经公司自然是落在他的头上,而像农机厂这样的烂摊子肯定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孟伟向赵华微微点头,朱旭看在眼里,心想你们现在穿一条裤子,也不用这么明显吧。朱旭知道这是赵华打压异己的伎俩。
孟伟拿出准备好稿件读到:“状元令酒厂,辛庄村由朱副书记负责,王家岭,前汪村由包委员负责,农经公司一直有文乡长负责,所以文乡长就负责农经公司和高范村,孔委员负责钱仓村和大运村,戴主任负责灶圩村和东蔡村,我负责供销社和东影村,赵书记负责农机厂和砖瓦厂。”
当孟伟宣读完毕之后,作为周系人马的铁杆,乡党委副书记朱旭和组织委员包志成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的耳朵。大成乡现在的局面是下面的自然村因为蔬菜大棚的种植,加上马上要实施的二免一增,村民自然对乡政府很拥护,包干基本没有难度。而状元令酒厂和农经公司也是蒸蒸日上,形势一片大好,供销社的情况也相对比较稳定。唯一难题就是农机厂和砖瓦厂,这二个厂现在也都不生产了,工人们早已经自谋职业去了。
赵华说道:“谁对自己的包区不满意的可以提出来。”
“农机厂和砖瓦厂这二个企业都是老大难的问题,赵书记你一下负责二个企业,我觉得负担太重,农经公司是你一身创建的,农经公司还是由你负责,砖瓦厂就分给我,这样也能分担一点你的任务,你比较还要为全乡的发展掌舵。”文启才说的是真心话,孟伟他们都纷纷表示赞同。
赵华摇摇头,说道:“你们允许我说句大话,我对搞活企业比较在行,只有我亲自抓这二家企业我才放心。”
在场的所有的人包括周系的朱旭和包志成都承认,赵华说的不是大话,想想一个月前状元酒厂的状况,再比较现在的酒厂。以前二十几个人的小作坊,现在厂房在扩建,人员也在扩大,现在酒厂的工人已经达到一百多人。所有的人都必须承认,这一切的成绩都来自赵华一个人的功劳。
赵华说道:“我希望包干到区不是一个形式主义,要真正的负起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