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太史昆的礼物(第1页)

一套厢坊制度费了太史昆等人不少心血,但这套制度毕竟是统治者用作于役民的制度,作为一名普通的天京城市民来说,他们并没觉出这套制度有什么用处,甚至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发觉这套制度的运转。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能够感觉出得变化是那些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对于一个现代城市的最高长官,他上任之后的职责无非就是招商引资卖地拆迁和谐维稳,在退任之前建造一个广场就算是完事。但作为一个古代的地方长官,上任之后有两件事是必须做的:兴修水利、开辟农田。而柴进作为一个合格的执政官,拥有大量劳动力的执政官,这两点他做得很不错。

柴进沿黄河北岸修建了许多蓄水池,而后,他又修建了三条横跨整个天京城的悬空水渠将水引入到天京城中。水渠中的水分流到耸立的水塔中,太史昆惊讶的发现,这套引水系统已经无限接近与现代的自来水。

面对太史昆的高度褒奖,柴进谦逊的表示:实际这种想法在先秦时代就有人想到了,不过从前没有哪一座城市有能力真的修建出这样的水渠。如今的天京城拥有水泥与陶瓷芯铁管两项旷古至今的技术,逐使不可能变为了可能。最终,柴进委婉的表示,可以将水渠命名为“柴进渠”。在得到太史昆首肯后,柴大官人将早就准备好的,雕刻有“柴进渠”字样“??驮碑”加装到了水渠最高最显眼的位置。

无论古人的价值观还是现代人的价值观,土地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财富。君不见现代人有两个钱之后都不急着穿金戴银换手机买新车,而是迫不及待买一栋房产钻在手里吗?相信我,年轻人,一本房产证握在手里绝对比一个宝马车钥匙来的熨帖!而对于绝大多数古人来说,土地就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准尺。

战后的燕京府有大量无主的土地,无论这些土地的名义是归所在郡县所有、天京城所有、还是全体人民共有,但其实际上的支配权依然在太史昆手中。太史昆从来没有公开宣称过自己走的是民主路线,也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是独裁者,因而,在分封功臣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与遮掩。

麒麟军的士兵有功劳没错,科学协会的工匠们有功劳没错,但是他们超高的薪水已经完全弥补这一点。因而,太史昆不需要额外的赠送给他们土地。太史昆有所亏欠的,实际上是从前一起冒险的伙伴。

伙伴们、兄弟们并不认为太史昆欠他们什么,反而他们很明白,如果此生不认识太史昆,他们绝对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不过在太史昆的心中,觉得兄弟们还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