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票房风暴(七)(第1页)

元宵节的到来,意味着年已经过去,贺岁档《国难日》一黑到底的趋势似乎不可逆转。

乘着国内三大主流信仰的强推,2.8个亿的周票房让《国难日》成为了国内电影史上单周票房最高的贺岁片,而《中日之战》堪堪1.2个亿的周票房似乎成为了一个笑柄。

这是一场华丽的挑战,更成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最佳例证,累计六个亿的票房让任庸无可争议的成为了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新人导演,令诸多电影巨头都主动抛出了绣球。就连最难堪的宏丽影视集团,内部也有高层人士忍不住提出了冰释前嫌的建议,想让任庸回归。

如今在贺岁档上,《中日之战》和《国难日》都刚刚结束了第三周的票房争夺,按照媒体上的说法,《中日之战》截止目前累计五个亿的票房,足足一个亿的差距。就算《国难日》现在退场,依照票房增长趋势,《中日之战》夺得票房冠军的希望也非常渺茫。

似乎是一夜之间,任庸就再度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无数身怀明星梦想的少男少女将任庸当做了偶像,立志成为大明星;更有不少的明星大腕以及知名编剧之类的公开声称愿意和任庸合作,一切的不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下都变成了可能。甚至于巨星传媒中任庸一起共事的员工都现身说法,称赞任庸的表现,似乎在向外界透漏着某种微妙的信号。

从《生死恋》的首席摄影师开始,经过《一生的诺言》的铺垫,再到《国难日》的爆红,任庸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完成了三级连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三流摄影师,一路扶摇直上,直至今日,再也无人敢于公开质疑任庸的导演能力。甚至有人称任庸为下一代的金牌导演,按照他的成长趋势,足以挑起中国电影的大梁.,反击好莱坞大片的侵蚀。

福祸相依永远是最真实的辩证关系,就在媒体对于任庸的《国难日》不断追捧的时候,一股逆流悄然而至。短短的半天时间,网络上大量充斥着关于任庸的负面报道,说任庸这是在发国难财,借和宏丽PK的事件上位,背后有专门的团队进行炒作。

甚至于《国难日》的票房都是虚假的,还专门有报刊杂志刊登新闻,请专家撰文讲述国内电影市场的泡沫化繁荣,然后又拿出几分不知名的电影院关于《国难日》的实际票房清单,称任庸在撒下弥天大谎,愚弄国人。然后还将矛头指向那些放映《国难日》现场出现的奇闻异事,称这是作秀,更是拿出了任庸在巨星传媒的三年摄影师履历,扬言任庸毫无执导大电影的任何经验,此次《国难日》定是被推出来的傀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