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法以柔为主(第1页)

法以柔为主,刚柔相济成,软如棉絮飞,硬坚石岩钢,急似雷电风,功自童子始,八十如子童。

凌楚戈在夜里久久不能入睡,心情激动地也是久久不能平静,今天对他来说实在是很意外,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不知道德文老和尚什么时候想通了,能够收他为正式弟子,是永德老师傅吗?应该不会吧?依师傅的脾气,别人左右不了他的意见的,小楚戈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总算是拜到师傅了,心里早就期盼的事情终于实现了,心里那个高兴啊。

躺在床上左右翻滚着,还是睡不着,凌楚戈心里想着:我已经拜师了,以后可以更好的学习功夫,以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去练功,一定不能辜负师傅的期望,想起少林寺有的武僧,在面对着游客的时候,更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好像全世界只有他们是练得最好,凌楚戈暗暗想到,他们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一定会比他们更强。

想着想着,眼皮子打着架,算了,睡觉,明天还要早起,明天是一个新的开始。

德文老和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做出的决定,正是看到凌楚戈勤奋好学,悟性又高,又皆在认真,才正式收为弟子。老师访徒弟十年,其实也并不是老师找一个徒弟要十年,而是看教授的徒弟能不能练出来东西。

尚云祥年轻的时候求李存义指点,被李存义打倒后,便要拜师,李存义说:学,很容易,一学就会,练就很难了,你能练下去吗?尚云祥说:能。李存义就传于尚云祥劈,崩二法,时隔十一二年,尚云祥又找到李存义,李存义一试手感到很意外,说:你练得很纯,对外人说:我捡了个宝,从此就正式的教尚云祥。

这个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师傅教徒弟,刚开始都只能以基本之法教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就要看徒弟的恒心,能不能坚持下去,只要能出功夫,能进了门,师傅才能更进一步的传授,这就是学生和弟子的区别。

而大多数人皆不能刻苦练习,或不能得其法门,总是悟不透,纵然师傅教的徒弟再多,也不能继承其衣钵,就这样许多的功夫就白白的失传了,惜矣。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凌楚戈早早的就起来,德文了老和尚也是正在穿衣,凉水洗把脸,两师徒相视一笑。便出了门。

来到了练功的地方,师徒两个各练各的,凌楚戈一遍又一遍的做着基本功,热完身后,拳式一开,吐气开声,练起来了,德文老和尚收功静静地坐在石头上看着凌楚戈练功,拜完师后,凌楚戈更是更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