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赖儿在武功上除了轻功,别的什么也不会,对于文化方面,他看些书是没问题,而他也会写几个字,并且基本摆脱了蝌蚪状,所以当他向轩音请教了该如何写信后,立刻起草了几封信,其中的内容都是一致的。
他向那些叔叔伯伯们打探华佗医道的消息。当然,等待回信的过程就简略的提一下。
在武功院里的日子大部分被学习武艺所占据,一时间,他也没有空闲去关心一些一直耿耿于怀的事了。
从他第一次离开武功院后,就一直没有见过周蜜,有时候她来找他,而他却故意的回避了。这方面,轩音是比较敏感的。尽管赖儿只有八岁,但是从认知上来说,他完全具备了那种独特的喜爱取向,可以这么说,那是绝对不下于成年人的择偶取向的。所以,轩音在某些必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帮助他来回避周蜜,尽管她与周蜜在平时就像是一对姐妹。我们不能不感叹一下,女人在感情上是最自私的。
其实在那个时代,爱情与性,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而在江湖中,大部分的女人是被动的,她们无法采取主动的行为。例如河东狮吼,如果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为什么要编成故事,传诵于历史的脚步中呢?
周蜜是个少女,她没有经历过爱情,没有经历过爱一个人,失去一个人,与爱的人相处,如何生活,如何相伴,简单的说,她不知道什么是爱。
其实爱情是个解不开,谈不完的话题,如果这有个解释,有个尽头,如何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人们谈论的话题?因为我们谈论她,因为我们每个人对她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要在故事中谈论这个话题,其实是很愚蠢的。
在李赖儿回到武功院后,与周蜜在一起时间最长的是孔秋寒。
孔秋寒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住在武功院中。他确是一个君子,待人以礼,从不冒犯女子,做人规规矩矩。通过段刃的帮助,他在武功院内教诗书,音律,顺带着如果有人向他请教琴剑书生的绝技,他也不曾藏私,多少讲些。以前他不在时,武功院一直没有教音律的老师,所以他的出现,一时间成了武功院众学生追捧的人物。
冬难挽几次约李赖儿去学音律,他认为男子一定要会弹琴奏乐,琴棋书画,成功的男人当然得样样俱全。
可是,李赖儿连一次也没去。
武功院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
李赖儿总有机会,见到昏黄的天空,枯黄的树叶,一身白衣潇洒英俊的孔秋寒,并肩走着带着笑容的周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