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突然尴尬(第1页)

江湖武功院有三大分院,一所主院。李赖儿所在就是主院,位于九宫山中段。还有三所分院分别在太行山的西山,与黄山,庐山。

相对三所分院,主院的内部人手,主体教员,学生能力,都相对强些。

太行山西山院的学生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因为天资好,所以被挑中去了太行山学习武艺。也是由于那边的地理情况,复杂的人流关系,那边的孩子都是早当家,才五,六岁便下田劳作,出外当学徒。所以身骨极好,不似江南一带的孩子柔弱。所以太行山的学员最多,且都是修炼外家功夫的。

庐山院与黄山院的学员比较偏向内功。两者实力相差无几。但是从经济上谈,三所分院,五行山院是最穷的,庐山是最富的。

众多在江湖中有一番作为的名门望族,以进入江湖武功院主院为荣,像冬难挽,郑永,沐林芝,都是未入院前就已身怀家传绝学,如他们这类的学生基本上都集中在主院里,由其家中父母出面要求天空收纳管教,而另外三所分院是没有这样情况的。

但是学武论成就,各人的天资不同,所付出的不等,事以未与三所分院学生交手前,他们都警戒自身不得轻敌。

时光一去,匆匆年关将至,要冻掉人下巴的腊月在武功院里却一点也找不到威风。

郑永打着赤膊,一招一式苦练着家传的“高风清明”掌法。偌大的练武场,总也有一百多个少年们在各自修行。可他却在自己住宿的屋后,默默的练着。

与此同时,冬难挽用两根手指做着倒立,连续撑了两百下才翻过跟头站立着喘息。一边他没有注意的角落上,正有三个少女在练剑,她们互相挽着花式儿,却没有用心在练,因为她们都看着他呢。他最后收了功,呼出一大口气,凝下心神,向斜对面正在与一位师兄拆招的沐林芝望了一眼,即而他便笑了。

“小纪,你这么练有什么用?”

冬难挽是想问他李赖儿在哪儿,可走近却发现他把一套“冷月剑法”练的大开大合,一点也没有这套剑法专走偏锋的样子。

小纪做了个华山派子弟独特的翻腕甩手式收了剑,笑嘻嘻的道:“若你和我打起来突然见我把这套剑法使成这般模样,会不会大吃一惊?”

冬难挽一愣,道:“那万一我直接攻你中门,你怎么办?”

小纪果断的道:“那我就输了,反正我也没有什么胜算,不如兵行险招搏他娘的一回呢!”

冬难挽不由一笑,道:“这定是赖儿教你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