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时光匆匆,才一转眼,近万武功院弟子已吃过饭,等待十三位进行最后角逐的人。他们十三人除了墨中玉外,都被自己的好友围着,笑谈畅论,沐林芝似也开心了起来,不再担忧冬难挽,与几个少女掐掐捏捏,说着比武之后的事情。郑永盘膝坐着,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调息上,完全成了一个武痴,他现在的心里只有胜利再无其他。也不知墨中玉有何想法,呆坐在一角,没理会枫霄云与乔金晟,只是望着远外白云蓝天,一派恬静。
方振衣已是孤独一人,连饭也不吃,坐在那宽大的主位上,带着安静的笑容,默默的关注着周围的弟子,似在欣赏。
庐山院无双城主许无烟一身天空蔚蓝色的长衣,留着披肩长发,腰上插着一支碧玉洞箫,慢慢走到场心,把一个竹筒拿在手上,高声说道:“角逐名次由抽签决定,请十三位进行角逐的弟子到这里来抽签。”
许无烟分出了名次,将对战弟子分组,然后公布。
庐山院弟子黄振山先与郑永比武。黄振山使一柄长剑,郑永双掌应敌比较起来稳占上风。虽然黄振山的剑法飘逸轻灵,但比起成名已久的剑客,却少了一分杀气,好似挽着剑花只在追求一种意境,而没有伤敌之心。每个练武之人使用的武功都会随着个人的心性而有独特的风格。黄振山是个年轻的男子,对生活一派天真,从未行走过江湖,故而没有那种真正的厮杀经验,郑永虽也是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但是高风清明本是他家传武学,转而保身应敌,其中含有多种变化,以应付万全,故而交手中,黄振山已是不敌。
一场完后,郑永似有点失意,他因为期待已久的战斗变的乏然无味而不免有些落寞。
后几场中只有西山院的斧头汉与黄山院的钟灵秀最为精彩。
斧头汉的原名只有他最亲密的朋友知道,西山院的老师与弟子们都是这么称呼他的,因为他初到院中学武时,随身带着一把板斧,长约两尺,重有二十八斤。斧面比一个壮汉的肩宽些,斧刃倒也不怎生锋利,那时斧头汉才五岁,距离如今已是第十三个年头,这把板斧跟了他十三个年头。他人长的高大,手长脚长,使起板斧来,如同他的手臂般灵巧。但任他的斧头如何灵巧,都不及钟灵秀的轻蝉落叶身法。两人打将起来,只见斧头汉站着挥舞板斧,而钟灵秀绕着他寻隙而进。这一场,就足足打了半个多时辰,打到最后斧头汉再也举不起板斧,钟灵秀亦满头大汗,胸脯上湿了一片。赢的是钟灵秀,赢在一个巧字上。其实比起真功夫,针可胜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