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由()提供免费阅读!
ps:鞠躬感谢申祺、苍梧李的打赏,拜谢!!
董库的算计其实也算未雨绸缪,要想强国,就要让其他国家的武器研究滞后,有了绝对的武力,在经济上才能够快速稳步的发展。而在这之前,他只能暂时想办法误导这些起步比中华快的国家,将一些领域的研究方向改变,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先把武力搞上去,回头才是民生和整体工业的提升。
扬州,在凌晨就结束了战斗,满大街的血腥气让老百姓根本不敢上街,不敢开门。先遣军也不招民夫,成队架子车,卡车运送那些尸体去郊外焚烧掩埋。在天亮的时候,经过紧张的两个来小时的忙碌,街道上的血迹,残骸被清理了一空。要不是空气中浓浓的硝烟味,扬州,还真不像发生了大战的模样。
孙涛在这两个小时里已经将对岸的辎重全部过江,在扬州外围构筑了防御阵地,将扬州牢牢的看护住,并设置了军事补给点在扬州东侧夹江对岸的仙女庙,也就是后世的仙女镇,将那里用作进攻北线的军事物资补给点,并严加的布防,便于顺陆路进攻高邮,一路北上。
同时,下令于磊率领一个师的兵力,分散追敌,追赶那些来不及度过夹江,沿途向界牌镇等方向溃逃的日军,避免这些散兵给老百姓造成袭扰,也免得他们有机会进入高邮湖,回到高邮或者蚌埠。
于磊领命后将部队打散,用缴获的摩托车和卡车。以排为单位,向四外展开了追剿。追剿逃散的日军。
按他们的速度,预计一天就可以完成对大部分溃散日军的追剿,并安抚民众,招兵购买补给用的粮食。
逃散的日军在逃命的过程中不敢进入村镇,担心引来追兵,大多都是一路疾奔,顺着江岸,有船就抢。没船就向高邮湖方向逃窜。
可即便是这样,沿途的村镇也免不了遭受涂炭,好在于磊他们追击的速度快,没有给这些溃兵滞留休整的机会,让沿途的村落避免了整村被屠的厄运。
天亮后,江对岸的后续部队,新兵全部渡江结束。孙涛在安排完扬州整体防御后,这才让顾祝同向扬州靠拢,并将物资弹药一分为二,一少部分给了顾祝同,一大部分给了老赵,自己留下了一万多条三八大盖和大部分的子弹。迫击炮,用作新兵训练。
顾祝同派出了一个旅的运输队赶到了扬州战场,他们看到的只是满目苍夷,大战后的惨像。虽然知道先遣军的火炮威力足够大,够密集。但也想象不出日军怎么就能够这么快的被打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