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便有一名官员出列,躬身道:“陛下,他们终是圣人后裔,若责罚过甚,恐有损圣人颜面。”
“可否小惩大诫,以儆效尤即可?”
这名官员的话音未落,另一名早已安排好的官员便立刻反驳道:“陛下!圣人后裔犯法,罪加一等,盖因其玷污了圣人清名!”
“若轻纵,才是对圣人最大的不敬!”
“况‘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若圣人再世,也绝不愿见到自己后人,受到律法的包庇。”
“不过,臣以为,惩戒固然必要,但更应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
他慷慨陈词:“我大明正欲向海外宣扬圣人教化,让四夷沐浴天恩。”
“圣人在世之时,曾周游列国,传播儒道,方有后世儒门之兴盛。”
“他们身为圣人之后,理应追寻先辈足迹,继续向海外宣传儒道!”
“何不令他们效仿先辈,令其远赴海外,传播圣人之道,教化蛮夷?”
“以蛮荒之地为纸,以自身苦行为墨,去书写他们的赎罪篇章!”
“这,方不负圣人后裔之名,亦是对圣人最好的告慰,也可赎他们的罪过。”
这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又与国策相合,令人无法反驳。
朱允熥不置可否,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
满堂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孔讷那张毫无血色的脸上。
许久,朱允熥才放下茶杯,轻声问道:
“衍圣公,你,意下如何?”
孔讷愕然抬头,迎上的是天子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
在那平静之下,他却读出了一丝之前从未想过的意味。
一瞬间,孔氏一族的千年家史,如电光火石般在他脑海中掠过。
大宋、大金、大元……朝代更迭,江山易主,他孔氏一族何以能屹立千年不倒,成为华夏大地千年以来的第一豪门?
靠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宁折不弯的风骨,而是在每一个新主人的铁蹄踏来之前,第一个……伏地称臣!
任何一个朝代,要维护自身的统治,皆需要高举圣人的招牌,孔氏一族,便还有利用价值。
只要他们愿意伏地称臣,新的统治者,就会继续给孔氏一族尊荣的地位!
可是,今日这位天子,手段更是远超历代帝王!
他不毁孔庙,不薄圣名,反而要将你孔家捧得更高,却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