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惩治不良之风!朱允熥的办法!(第1页)

江西、福建等地,此风更甚?

朱允熥眉头骤然一挑,眼神亦似是深邃几分。

此前探听司上陈的情报中,的确提到各地婚嫁攀比之弊。

但在当时的他看来,这不过是“饱暖思淫欲”的表现。

百姓温饱有余,便转而追逐所谓的体面与虚荣。

在某种意义上,这甚至还可视为自己治理天下的成果。

百姓能因吃饱穿暖而操心“面子”,也算盛世的景象。

若是连饭都吃不饱,谁又会关心这些呢?

故而,朱允熥当时只是付之一笑,将此当作民间趣谈,从未上心。

此刻再听王守廉的话,才明白原来事情并非那般简单。

眼下这股风气,已经不仅仅是“虚荣之病”,而是隐隐成了祸患。

“依爱卿之见,朝廷该当如何扭转此等不良风俗?”朱允熥目光灼然,紧追一问,又沉声道:“是否应当立法,明令禁止借嫁娶索要聘礼的行为?”

王守廉神色一肃,伏地答道:“陛下,臣以为,婚丧嫁娶,本属礼制。”

“百姓循礼而行,自有法度可依。”

“朝廷固然可倡导少要聘金,却不宜粗暴干涉,更不宜立法强行约束。”

“此事之解,在于大兴礼义,弘扬儒学,重教化而轻末利。”

“须使百姓懂得廉耻,明白道德之重,远高于金钱。”

“唯有如此,民间风俗方能悄然转变。”

他谈起这些来,口若悬河。

“陛下亲往孔庙致祭,正是关键所在。”

“此举可昭示天下,告诫百姓:钱财不过身外浮物,礼义道德方为根本。”

“至于那些唯利是图的商贾,朝廷必须有所抑制,不可任其铺张奢靡,争富斗阔。”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居其末。”

“唯有恢复本来的秩序,压低商人的地位,使其知晓财富不足为尊,道德文章方可传世,才能正源清流,荡尽世间浊气,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原来说来说去,不过是想把一切拉回原来的老路。

打着“整肃风气”的旗号,实则是对当前改革的抵触与否定。

朱允熥心头不由一沉,顿生失望。

这种思路,无异于削足适履。

只因出现弊端,便全盘抹杀、彻底禁止。

若照此逻辑,世上凡有风险之事皆该禁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