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南水北调!再探官场深浅!(第1页)

朱允熥沉吟片刻,道:“即刻给金陵发电报传旨,令夏原吉以政务大臣的身份,领钦差之职,总领黄河‘缕堤’和‘遥堤’的修筑,以及所有相关的移民事宜。”

“凡是沿途官府,必须全力配合,不得有丝毫怠慢。”

朱允熥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严厉道:“凡有违抗圣令、阳奉阴违、从中作梗、趁机贪污、鱼肉百姓、欺上瞒下者,皆许夏原吉视情节轻重予以惩处,便宜行事,必要时可先斩后奏。”

夏原吉在理财与治水方面素有建树,又是政务大臣,地方官府不敢不听他的命令,调他来处理此事,可谓是人尽其用、恰到好处。

听到皇帝调来一位政务大臣总领黄河治理之事,陈铮心中大定,拜服道:“陛下圣明!”

朱允熥的目光重新回到陈铮身上,上下审视道:“你说自己治理黄河二十年,又能想出治黄之策,看来还是有些真材实料的。”

陈铮说自己进献的计策,并不是朝堂上的官员有人泄露给他,朱允熥对此其实是比较相信的。

一则是朝堂上的消息,虽然经常有泄露出来,但只要没有正式公布宣布,也不是陈铮这种远在河南的知府,能随便打探出来的。

特别是皇帝说的话。

大臣们可能外传,但又不会随便外传。

陈铮在河道衙门一干就是二十年,直到最近因归德府遭受洪灾才被提拔任命为归德府的知府。

这种人,几乎肯定是没什么深厚的背景的。

其次,就算他真的打探到了皇帝在朝堂上说的话,要迎合皇帝,可谁都不是傻子。

大家都知道,说得与皇帝一模一样,只会引来猜忌。

聪明人会故意说一些不一样的。

只要一部分与皇帝的想法相同,就足够了。

可陈铮的献策,与朱允熥在朝堂上的说法,完全一致。

这反而说明,他应该真没打探到相关的消息,才会这般献策。

只是两人对治理黄河刚好想到一起了。

这并不奇怪。

说到底,治理黄河就那么几个法子。

只要深入思考,很容易得出一致的结论。

朱允熥语气一转,又道:“依朕看,你的性情,归德府知府这个位置并不适合你。”

当初,政务处将陈铮调到归德府知府任上,或许是察觉到河南官场存在问题,意在从外部调来一个清流。

另一方面,归德府正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