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朱家传说!朱允熥的问讯!(第1页)

民间流传着无数关于朱家的传说。

他们的金币和宝钞堆积如山,财富比任何一个国家的国王都要多得多。

他们的产业,深入欧罗巴各个地区,深入诸多民众的日常生活。

朱棣和朱高炽父子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心中充满了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尽管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们的财富翻了数倍,手中的资产都是能够持续生金蛋的优质产业。

但这里毕竟是欧罗巴,而不是大明。

大明银行、大明百货公司、大明日报等公司之所以能在大明呼风唤雨、无人敢惹,是因为他们的创办者是大明皇帝,他们的背后有大明朝廷为后盾。

可在欧罗巴,却没有这样的保障。

虽然欧罗巴是一个商业至上的社会,但财富如果不能得到足够武力的保护,那就如同一个三岁孩童拿着金子走过闹市,极其危险,随时可能引来无数觊觎的目光。

对此,朱棣父子采取了三管齐下的应对策略。

首先,朱高炽正式迎娶黛伊莎过门,与威尼斯总督之女联姻,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可仅仅依靠威尼斯的支持还远远不够。

他们的生意版图远不止局限于威尼斯。

说到底,威尼斯也只是一个商业城邦,并没有能力出动军队远征任何一个欧罗巴公国。

对于其他国家境内的生意,仅仅依靠威尼斯的庇护,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个办法,便是巧妙地“拉大明的虎皮,扯大旗”。

他们通过舆论宣传,反复向欧罗巴各国的权贵强调,他们的背后站着一个强大无比的祖国,大明。

如果有人敢对他们旗下的资产下手,就等同于与大明为敌,最好在行动前认真掂量一下后果。

为了进一步增强威慑力,朱棣还邀请了欧罗巴各国的贵族,前来观看自家军舰进行炮击演练的震撼场景。

这一招果然产生了强大的震慑力,各国贵族见识到大明军舰的强大火力后,不敢再有任何轻率的举动。

然而,这也使得原本就不充裕的炮弹库存,变得更加少了。

他们已然唱起了“空城计”。

实际上,剩余的炮弹,再也支撑不起任何一场战争。

尽管朱高炽曾执掌大明制造局,对火药制造亦有所知。

可大明后期的火药工艺,已经变得极为复杂。

即使是朱高炽,也难已制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