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个军阀做榜样,签订了条约,其他的军阀也纷纷效仿。
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条约简直是一本万利。
仅仅放弃一些本来就没有开挖的矿藏,租借一点点土地,让大明来开银行,办报纸等等无关紧要的让步,就能获得大明驻军的保护,还会帮助训练军队,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还能获大量的大明宝钞,获得独立建国,称王称霸的资本。
如此“美好”的条约,谁又不爱呢?
很快,各个军阀争先恐后与大明签约,甚至给予更多更丰富的条件,诸如不仅免除大明商品的进口税收,连大明商人来自己境内经商的所有税收,都一并免了。
反正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国家与大明相距如此之远,从前就没有什么大明人前来,以后无也不会有多少大明商人前来。
再说,由于他们的发展还相对较落后,他们辖地内所有的商税加起来,数量也不多,当然乐得在这上面做一个顺水的人情了。
至于以后的发展,那谁又能想得到,看得那么远呢?
很快,钦察汗国境内的各方势力,便都与大明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
……
不仅是各个军阀,最终,钦察汗国的大汗乞赤黑也认清了形势,与大明签订了条约。
当然,他不是代表整个钦察汗国,而是代表仅有的部分仍在钦察汗国朝廷实际控制之下的地区。
条约签订之后,他将不再是整个钦察汗国的大汗,而是一个新的独立国家的君主。
待到这一切完毕之后,老朱便召集各方人马,一起签订了一个联合公约。
联合公约宣布,钦察汗国的大汗正式退位,原来的钦察汗国,正式变成十多个不同的国家。
实际上,这些地方本来就是这样的,本来就是不同的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
只不过,草原骑兵用强大的武力,用血与火,征服了这里。
将各个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强行纳入到钦察汗国的统治之中。
但正如元帝国在中原进行的统治,从来没有同化过汉人一样,钦察汗国的统治,也从来没有同化过自己辖下的各个地区和民族。
即使没有大明军队的到来,这些地方独立出去,钦察汗国彻底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历史也正是这样发展的。
老朱让他们签订条约,不过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同时,也让这一带实现了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