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帝王之道!朱允熥的旨意!(第1页)

时至今日,尽管“新学”已成燎原之势,为大明无数官员和儒生所追捧,但身为天子的朱允熥,却始终未曾金口玉言,公开为其正名。

朱允熥的意图,如春风拂柳,不着痕迹,然万木皆知其向。

看杨柳的摇摆,也看得出风向。

他的态度,实际上非常明显。

可看得出是一回事,皇帝不公开说,便代表着此事尚有转圜的余地。

新学虽是显学,然程朱理学盘踞儒林数百年,根深蒂固,亦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身为帝王,朱允熥要的是平衡,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而非亲自下场,随意掀起一场你死我活的党争。

要让下面的人去争,而他高坐钓鱼台,等到最后时刻,一锤定音。

这方是权力之道。

而今,时机已然成熟。

借此次亲临曲阜祭孔之机,他要为这场持续了数年的道统之争,画上一个句号。

但朱允熥不能自己来画。

他需要有人,替他画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人,必须拥有无可争议的身份,足以让天下所有儒生都闭上嘴。

他的目光,落在了衍圣公孔讷的身上。

孔讷心中一凛,几乎是立刻便明白了天子的意图,忙躬身道:“陛下有命,臣自当遵从。”

他的脸上随即露出了万分为难的神色:“只是臣自惭形秽。”

“臣虽自幼苦读诗书,奈何天资愚钝,于文章一道,实在是水平有限。”

“这阐述新学奥义、为儒学正本清源的锦绣文章,非当世大儒不能为。”

“臣只恐笔力不逮,写出来徒增笑柄,反而有负陛下所托,误了这确立道统的千秋大计啊!”

这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

孔讷的文采确实平庸,此乃事实。

他能当上衍圣公,成为天下文官之首,靠的是圣人嫡系子孙的血脉。

真要论写文章的本事,真刀真枪的天下读书人较量,孔讷想考一个举人,怕是比登天还难。

不过,他拒绝这篇文章,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孔讷却不敢明言。

在天子面前站队表态是一回事,可亲自站上风口浪尖,为“新学”摇旗呐喊,又是另一回事!

如今新学势大,可旧学门徒,依旧遍布朝野。

他孔家千年来的生存之道,便是在任何纷争中,都保持一种超然的姿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