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三章 明知山有虎(第1页)

魏长乐自然不是第一次听到柳子山。

他记得清楚,襄阳城西有一处古鸭湖,而古鸭湖就在柳子山下。

古鸭湖畔,还有一片竹林,收购孩童的天狗就是在竹林交易。

将近五月,山林茂密,草木依依。

魏长乐驱车往西也就二十多里地,便见到了古鸭湖,而且远远就望见一片山峦。

来到山脚下,魏长乐才道:“姚大爷,咱们往哪里走?”

“往前走,注意路边。”姚泓卓在马车内提醒道:“见到一块石碑,便可停下。”

魏长乐也不言语,顺着山脚前行......

###48.文化复兴:重拾失落的艺术瑰宝

在“绝色生骄”的文化之旅中,团队逐渐意识到,中华文化的辉煌不仅在于那些广为人知的经典艺术形式,更在于那些被时间遗忘、埋藏于历史尘埃中的瑰宝。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复兴,“绝色生骄”将目光投向了这些失落的艺术领域,试图通过深入研究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

####挖掘冷门艺术:让古籍活起来

在中国浩瀚的文化遗产中,古籍无疑是其中最珍贵的部分之一。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以及保存条件有限,许多古籍已经濒临消失或难以解读。“绝色生骄”决定启动一项名为“古籍再生计划”的项目,旨在利用高科技手段修复并重现这些珍贵文献的价值。

首先,团队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采用红外扫描、紫外线成像等先进技术对破损严重的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清晰还原原本模糊不清的文字内容,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例如,在一次针对北宋时期《天工开物》手抄本的修复工作中,技术人员成功恢复了一段关于古代农业机械制造方法的记载,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其次,为了让普通大众也能接触到这些深奥的古籍,“绝色生骄”开发了一款互动式应用软件“古卷探秘”。用户只需下载该应用程序,便可选择感兴趣的古籍章节,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进入一个模拟的历史场景,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创作背景。比如,在体验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时,用户不仅可以阅读原文,还能欣赏到由专业演员演绎的动态片段,甚至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剧中人物的情感起伏。

此外,“古籍再生计划”还特别注重教育功能。团队联合中小学教师共同设计了一系列配套教材,将复杂的古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