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元淡然一笑。
“制作疫毒是你计划中最核心的所在,却又是最隐蔽的所在。”魏长乐道:“你没有办法让其他人参与其中,可制作中你却需要帮手,至少要有一个帮手。”
“所以我让琼娘帮忙?”柳永元笑道:“你就这么确定?”
魏长乐双手十指合拢,道:“你难道忘记,我为何要前往你府上作客?”
柳永元眯起眼睛。
“我从琼娘身上闻到了与你相似的药材味道。”魏长乐道:“但你们府上的仆人身上,却闻不到那股味。”
柳永元叹道:......
###改革深化与挑战
新君登基后,萧逸深知责任重大。他不仅需要继续推进前任皇帝制定的各项改革政策,还要应对来自保守派的重重阻力。为了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萧逸首先从内部着手,加强了对官员队伍的管理和监督。他设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机制,要求各级官员必须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并接受公众评议。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提高了行政效率。
与此同时,萧逸还加大了对基层干部的支持力度。他亲自带队深入农村、工厂等地调研,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针对一些偏远地区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萧逸提出实施“百村振兴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政府扶持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一百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试点,重点改善交通、通信、教育、医疗等条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此举不仅解决了实际困难,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各项措施逐步落地,部分既得利益者开始感到不安。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暗中抵制甚至破坏改革进程。特别是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由于触及到了贵族阶层的核心利益,遭到了强烈反对。面对这种情况,萧逸没有退缩,而是选择正面迎战。他联合一批志同道合的开明人士,共同起草了一份详尽的土地法草案,明确提出废除封建领主制,推行均田制,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这份草案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
为了让更多人理解和支持改革,萧逸还积极借助媒体平台发声。他多次接受报纸杂志专访,撰写文章阐述观点;组织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解读政策背景及意义;鼓励普通民众通过书信等形式表达意见和建议。这些努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了广泛共识。
###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