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喝!”
骠骑将军府内,张新大摆宴席,大宴群臣。
吨吨吨吨吨......
众人推杯换盏,喜笑颜开,好不热闹。
汉时的杂号将军,除去偏裨二将以外,名号都是根据将领的特点,或者是即将要做的事情来定。
比如于禁毅重,他的名号就叫果毅。
典韦勇武,就叫虎威。
张辽镇东,说明这次勤王张新并不打算带他,而是准备让他留守关东。
名号之间,并无什么高下之分。
所谓四征四镇重号将军的说法,是在曹操迎回天子之后,为了应对汉末混乱的局势,才加强了这些将军的权威,将四征从杂号改成了重号。
直到曹魏建立,才明确规定,四征将军位次三公。
现在嘛......
曹操还在蔡瑁麾下混着呢。
因此像关羽这种老人,心中并不会产生什么不满,反而还欢喜的紧。
张新给他请的名号是平寇,说明下次打仗肯定会带上他了。
一场宴会,众人尽兴而归。
张新找到蔡邕。
白日里,他曾向蔡邕询问朝廷形势。
蔡邕不答。
显然,车队里有李傕郭汜的人。
现在一场宴会喝下来,那些人基本都醉的差不多了,已经无力盯梢。
在御下这一方面,李郭二人比起董卓,差之远矣。
张新趁机将蔡邕带到一处静室,开口询问。
“老师,而今朝廷如何?”
“唉......”
听闻张新询问,蔡邕长叹一声,不断摇头。
“李傕、郭汜,西凉蛮夷也,不尊天子,不恤百姓,但知劫掠而已。”
“如今三辅之地混乱非常,公卿人人自危,百姓民不聊生,争相逃亡。”
说到这里,蔡邕拉开衣领,撕开衣襟,从中取出一块绢帛。
“天子此番命我出使,除去封赏之外,更有密诏一封,让我交予子清。”
“子清,速速出兵勤王吧!”
“天子与长安公卿百官,皆翘首以盼你的义军啊......”
张新面色一肃,双手接过密诏,打开一看。
和蔡邕说的差不多。
刘协在密诏中控诉李郭暴行,大吐苦水,随后话锋一转,一口一个姑父的就叫了起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