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故人来(第1页)

漳水之畔,一片临时开辟出的巨大营地依着缓坡蔓延开来。

这里已看不出原本的田野模样,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窝棚与简陋帐篷,多以树枝、破席、茅草搭就,勉强能遮风避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而令人窒息的气味——汗臭、污垢、草药苦涩、以及若有若无的伤口溃烂和死亡的气息。这里便是战后大量流离失所的百姓与部分伤重难行的黄巾溃兵混杂的聚集地。

战火虽暂熄,但留下的创伤却更深更广。时值夏秋之交,天气依旧闷热,卫生条件极差,痢疾、伤寒、疟疾等时疫开始悄然蔓延,更有无数伤者因缺医少药,伤口恶化,哀嚎之声日夜不绝,如同人间炼狱的一角。

营地中央一片相对开阔的区域,被临时设置为诊治之所。数十口大灶支起,上面熬煮着滚滚的汤药,苦涩的药味试图压制住周围的腐臭。上百名医匠、学徒以及被组织起来的民妇在此忙碌穿梭,个个面带疲惫,汗流浃背。

林紫夜一身素净的葛布衣裙,发髻简单挽起,以一根木簪固定,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她正蹲在一名腹部重伤、已陷入昏迷的黄巾士卒身前,小心翼翼地剪开被血污浸透的肮脏布条,露出底下狰狞外翻、已然化脓的伤口。她的动作稳定而迅速,眼神专注,仿佛周遭的混乱与悲惨都无法扰动她心绪分毫。只有紧抿的嘴角和偶尔掠过的一丝不忍,透露着她内心的沉重。

“快!金疮药粉!还有煮过的干净麻布!”她头也不回地吩咐,声音清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旁边一名太守府派来的年轻医官连忙将所需物品递上,看向林紫夜的目光充满了钦佩。这位林姑娘年纪虽轻,但医术高超,心志之坚韧更胜男子,连日来的救治,她几乎是片刻不息,处理了不知多少骇人的伤势。

不远处,另一片空地上,堆积如山的麻袋是刚从府库中调拨出的赈济粮草——主要是粟米和少量豆粕。赵俭和袁徽,这两位太守府中少数未受伤、且精通实务的掾属,正带着一队郡兵和文吏,竭力维持着秩序,向面黄肌瘦、眼巴巴望着的流民发放口粮。

赵俭年近四旬,面容端正,头戴进贤冠,身着深青色皂缘官袍,虽热得满头是汗,官袍下摆也沾满了泥渍,却依旧努力保持着官员的威仪,声音洪亮地呼喊着:“不要挤!排好队!人人皆有!老人孩童优先!”他亲自监督量斗,防止胥吏克扣。

袁徽则显得更为务实一些,他未戴冠,只以帻巾束发,穿着更方便行动的窄袖深衣,正在核对账簿,清点粮袋,不时与手下小吏低声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