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无话可说,心里同情起糜竺来。
那个家伙怕是又有的忙了。
此外,青州和兖州估计不久会闹出点动静,几个洛商愿意忍,但肯定还是会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
这一切刘辩心里门清,并且早就有着准备,否则不可能让满宠在宜阳胡来。
刘辩踩着泥泞上坡,远离河岸,郭嘉典韦眼疾手快的上前搭手。
顺着两人的力道上了岸,刘辩道:
“朕看宜阳的铁器坊可以直接拆除,空出空地来,以后没必要办了。”
郭嘉点头,无奈道:“也只能拆了,如此一闹,怕是不会有商人愿意到这来折腾了。”
“非也,只是这宜阳朕另有他用……嗯,替朕拟封信给糜卿,将凉州的冶铁产业全部转移到弘农来,那也没必要开了。”
冶铁放在凉州不是明智之举。
虽然能省些成本,但那地处边陲,凉州稍微有点动乱,各州郡的武库就得不到补充。
张昭就做的很对,将冶铁放在皇城脚下,安全能得到保障。
凉州今后可以着重发展采药、养马、采矿,还有承担丝绸之路的中转站。
各国商人在凉州交易商品,足够让那的日子过的不错。
宜阳的话,可以作为其他八城铁器坊所需材料的中转,这矿那矿在此汇聚,发往各城。
制造好的铁器同样只管往宜阳送,宜阳管卖。
农具、刀剑铠甲、柴刀大锅,不管是啥,都堆在此。
商人、军队、百姓不需要搭上铁器坊的线,只需要往宜阳来,就能以最低价买到他们想要的一切。
愿意走南闯北的人,可以在此进货,拉到天南地北去卖。
还方便对刀剑的管控。
除此以外,宜阳靠近洛阳,将来丝绸之路一开,宜阳将是大汉商人的中转点。
四面八方的商队在此汇聚休整,然后沿着朝廷给出的安全路线,一同向西而去。
少了一座铁器坊,但效率却并未因此下降,反而还提升。
里面众多环节,对于商人来说赚钱的地方多着,就看他们还有没有胆子。
在这里待了一阵,刘辩回衙门。
……
满宠这边,干的热火朝天,拿着花名册将原来工坊中的匠头以上级别的人物召集起来,决定重启铁器坊的运作。
张昭见他始终不死心,也并没有为难他,表示只要能正常产铁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