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被皇甫嵩的话吓到。
还得是皇甫嵩脾气火爆。
驱虎吞狼的歹计都出来了。
荀攸犹豫了一下,提醒道:“袁术要是不尊,甚至去帮刘焉,岂不是乱了?”
“不可能吧?”皇甫嵩难以相信。
袁术和朝廷之间,双方都没彻底撕破脸。
以皇甫嵩的视角看,若自己是袁术,现在心里一定很后悔。
后悔当晚没有跟着袁绍追到北邙找天子,而是在南宫放一把火就跑了。
现在在扬州一定提心吊胆,想办法修复裂痕。
“完全有可能。”
以倾听为主的荀彧,终究是说话了,众人的视线齐聚在他身上。
“诸公,天子曾言袁术是一个极度无耻、不走寻常路之人,在下以为,大将军越是下令,袁术就越瞧不起,越要在朝廷看重的事情上使坏心思。”
“兖徐之变后朝廷抢时间打造水师,袁术不可能不防,在下猜测他也在与朝廷争抢时间,能坐视益州将朝廷拖住,于他而言有利,他或许巴不得朝廷抽调徐豫兵力,自己好铤而走险渡江。”
荀彧还担心袁术会与交州搅和在一起。
他与天子第一次相见时,曾送上一份战略蓝图。
诛董卓,重整南北军,兵出司隶,征兖州,讨青州……一统北方。
下一步解决异族,由司隶北上解决胡人,同时西征,解决时刻威胁长安的羌乱。
到这里,朝廷勒马休养五年,然后率军入荆州,造船与南方叛军决战于赤壁。
最后的最后与刘焉较量,刘焉若老实,便解决张鲁,刘焉不老实,就拉张鲁,发兵汉中,汉中大胜便可入川。
从统一北方开始,朝廷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但需要稳扎稳打,两面开战是大忌。
和曾经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一样,现在辽阔的疆域需要人防守,不能顾头不顾腚。
如今计划有变,益州先乱,就可以先入川,最后解决扬州。
核心不变,不能将袁术和刘焉同时逼到墙角宣布造反。
荀彧给出结论,“诸公,扬州多次有人上表表彰袁术功绩,在下以为,可以奏请陛下,给袁术封个侯,朝廷就别给他下其他命令,等到益州安定,水师建设完成,他跑不了。”
众人琢磨起荀彧的话。
这时候,来人向朱儁禀告了什么。
朱儁突然站起身,众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