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并未等待太久,宫门掐着点打开,小黄门的声音接着响起。
“百官进宫!”
大臣们最后整理了一下衣袍,然后三三两两的步入北宫。
崇德殿内,原本台阶上空闲的龙椅,增设了一个位置,被珠帘包围。
此外,他们还注意到,一伙大臣早就在崇德殿站好等候。
都是生面孔,但大多能叫出名字。
他们是太后属官,全是两千石以上的比卿官吏。
有中两千石的长乐宫少府,还有詹事、太仆、卫尉等人。
大长秋、中宫仆、中宫尚书等尽在。
除了太子的东宫有着翻版小朝廷,太后也有。
而且太后的小朝廷实权高的很,除非天子将太后圈禁,或者用别的办法将小朝廷渗透,否则太后能随时接管朝堂,将大朝廷重臣下狱。
百官摇头叹气,接下来一段时间,朝政将会由太后主持,也不知是好是坏。
大臣们各自在自己位置站好,等待一阵后,传报声传出。
“太后驾到!”
“臣等参见太后,太后万年,大汉万年。”
群臣参拜。
何太后从侧门走出,看向下方的臣子,眉角蕴藏怒气。
若不是这群没用的大臣,皇帝何至于累成那个样子。
何太后不是第一次到这地方来,在场不少士人老臣,何太后都认得。
何太后心中冷哼,重新走向龙椅左边的侧椅。
大长秋倚清替她掀开珠帘,等到何太后坐下,冷淡的声音从珠帘后传出。
“诸卿免礼。”
大臣们谢恩,天子秋巡这段时间以来,朝中一些大事都暂时搁置,不少臣子有事要奏。
但谁都没有第一时间开口,今日太后临朝是个什么情况,还得先看看。
在大汉,太后权和天子权时常对立,双方剑拔弩张屡见不鲜。
类似文帝和薄太后那种和睦一体的,反而是少数。
如今天子已然亲政,却突生变故,太后重掌朝局,里面的水深的很。
大朝廷里有太后党吗?有的,只不过不起眼,处于微末。
今日不知是得到授意,还是压不住内心的迫不及待,第一人很快站了出来。
一名老御史走出,扬声道:
“启禀太后,老臣有本要奏。”
“卿所奏何事?”
“老臣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