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杨家内讧(第1页)

刘辩看错了唐皇后,唐皇后撑着他的胸膛起身,眼睛里带着水雾,轻声回应道:

“妾从不贪图权势,若没有了陛下,妾心甘情愿带着韶儿离开洛阳,终生不准韶儿参与朝政。”

她入宫图什么呢?

图他未开智前的傻,还是图随时会掉脑袋的动荡宫廷。

若真有那一天,她会按照刘辩的遗愿,将一切料理妥当。

刘辩松口气,笑道:“朕其实也是个理想主义者。”

唐皇后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嗔了他一眼,伸手端回桌上的汤碗,道:“药快凉了,理想主义者也要喝药。”

两人都不再提前面的事。

就像刘辩说的,此事只有他和皇后知道。

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该就藩的去就藩,该做太子的做太子。

只有当不顺利时,床榻下的那封遗诏,才会发挥他的作用。

喝完药,外面的天已经彻底黑了。

收拾汤碗的活由宫女整理,刘辩与唐皇后享受着温存。

唐皇后的纤纤玉指在他胸口画着圈,低声道:“妾身也要和陛下一样,做理想主义者。”

她估计连什么是理想主义都不知道。

刘辩失笑,突然问道:“母后今日没来?”

提起何太后,唐皇后身子坐直,摇头之后,紧张道:

“母后将宫里的大印都交给妾了,她最近抓了许多人,不少老臣都被革职回乡了。”

刘辩沉默,何太后哪是在宫变。

分明是借着名头,帮他扫清那群腐儒。

刘辩真觉得没必要,现在大家处的都挺好的,大权自己完全掌握住了。

全国的粮草士人们插手不了,大汉的军队在皇甫嵩手里攥着,洛阳旁边还围了一圈北军,洛阳内又有刘备盯着。

再加上一个职位低,但权力大的尚书台,朝廷上没什么人敢跟他作对。

说句不好听的,刘辩要是真不耐烦,那群老臣他可以让人全砍了。

将他们革职其实也是一句话的事。

就是名声可能会出点问题,世家大族搞宣传自己很难应付,其次是地方会出点岔子。

何太后这么干有些心急。

唐皇后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大将军那……陛下要不要写封书信?”

“不用。”

刘辩摇头,皇甫嵩是不会动的。

汉末三杰是出了名的倔,他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