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天子病倒,何太后就彻底厌恶上朝堂的大臣。
她侍奉先帝时,就常听先帝长吁短叹。
受先帝影响她不喜欢官吏。
连自己的亲哥何进都处处防备。
坐到那个位置上,何太后明白有多累。
所收到的一切消息都是粉饰过的,甚至从头到尾都是假话。
同一件事,朝廷众臣的意见各不相同。
同样的一个人,上次明明能提出贤策,这一次提出的意见却容易将人拉入水沟。
在乱七八糟的言论和诓骗下,何太后走上一条错路。
她能想象到皇帝的艰辛。
现在不怕了。
何太后见识到了皇帝的眼光,一群才华横溢,怀揣着兴复汉室理念的才子,聚集在了一起。
就让自己替辩儿扫清最后的障碍。
何太后的脚步走的很坚定。
芳林园的众臣看着何太后消失,同时弯腰:“恭送太后。”
宴席结束了,荀彧等人离开,皆未发一言,直到走出芳林园,各自向侍从下达命令。
“回府,今夜闭门闭窗,不见任何人。”
何太后向他们透露一个消息。
天子好了,还提醒他们明日就可以去见天子。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大概能猜到其中深意。
……
残阳落了山,夜幕在悄然降临。
凉爽的秋风带走白日燥热,却带不走空气中的肃杀。
这个天昼夜温差不小,能在街头奔走的达官显贵,都添了件披肩。
王允府上聚集了一些忠臣义士。
贼曹掾、兵曹掾、门令史、阁下令史、三属郎中郎、侍郎、郎中、骑都尉、常侍谒者、给侍、太史丞、南宫卫令、大行令、导官令、吏曹尚书、民曹尚书……
多达五十余人!
这群人并非士人清流。
王允平日与士人胡闹在一起,他突然与士人决裂,谁能想到暗地中能聚集出这么庞大的一伙人。
大家齐聚在太师府,呜咽声时常响起。
首座的王允也抹起老泪,哀声道:
“天子为救民而遭难,天下无不悲戚。今太后摄政,圈禁天子,我等忠臣却不能为君分忧,呜呼痛哉。”
“呜呜呜。”
官吏们或掩面或趴在桌子上痛哭。
王允继续:“太后圈禁亲子,若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