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尚书台新规矩(第1页)

一声诸公,把除刘虞外的人喊激动了。

平日里大伙脑袋再怎么灵光,可他们都年轻。

眨眼间他们成九卿了,大汉金字塔塔尖的人物。

人生从未有哪次感觉如今日般美妙。

荀彧的后半句话又让他们严肃起来。

没错,大家虽身份尊贵了,但还兼了尚书台尚书的职位。

而荀彧不仅是尚书令,还是辅臣中的首辅。

大家今后在尚书台办差,没有规矩乱糟糟的可不行。

荀彧沉吟一阵后,说道:“尚书台离崇德殿近,为了避免诸公来回奔走,这样,每日退朝之后,诸公先到此办差,待到正午后带着奏疏各自回到府衙执行。”

“我倒是没问题……”

刘虞率先表态,他日常需要处理的事不多,此刻开了玩笑:

“不知首辅大人管饭吗?”

荀彧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在下稍后便让人去多准备些厨子。”

玩笑事说完,荀彧看向其他几人,问道:“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摇头,并无意见。

荀彧松口气,又继续定规矩,“尚书台处理奏疏不是胡乱处理,千石以下官吏所呈送奏疏,我等要当日进行批复。千石以上,比二千石以下官吏所书,我等需持赤色笔在尾部抒写意见,再交由天子批复。两千石以上,必须当日送往章德殿,次日正午前取回,诸位可有异议?”

“异议倒是没有,不过有一事好奇。”

说话的是杨修,光禄勋的职位代表他以后管的是举荐人才这块。

荀彧和善的说道:“不知好奇哪里?”

杨修看着他,问道:“若同一份奏疏,我等的处理意见不同呢?”

以前的尚书台荀彧一个人想怎么写怎么写,以后尚书台可不止一个人。

荀彧沉吟一阵后,说道:“此事在下尚未经历过,这样吧,意见不同者便将不同的提议写下。其他人着重向天子分析两项不同提议所带来的弊端及益处,并在支持意见后署名。不知诸公以为如何?”

向天子分析利弊是臣子的本分。

署名则是能让天子清晰知道,九卿对某件事的态度。

荀彧没在尚书台玩一言堂,而是充分给予九卿尊重,并给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提议。

当然,荀彧更清楚天子拔高尚书台的目的,还明白将他称为首辅的含义。

所以他又补充了一句:“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