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大刀阔斧(第1页)

大臣们觉得怪的同时,又觉得天子说的很有道理。

为什么不先考一下举人的能力呢?无能之辈不就无所遁形了。

更何况天子是有让步的,举人的人数可以增加十倍。

士族每家可以多出些人到洛阳考试。

而且天子门生的头衔,听着就是莫大的荣耀。

反正举人举的还是士族之人,总不能指望个大字不识的百姓到洛阳来。

群臣三三两两的小声议论。

荀彧沉吟开口,分析起利弊:“陛下此举有利有弊,利好在于,可以提升官吏质量,就目前而言,是为国为民之好事。”

“弊处是各州郡所举之人数量庞大,陛下哪怕是统一考校,仍然费时费力。此外,恐会加剧门阀大族的某些垄断局面。”

荀彧是在提醒天子,如果是单单的举孝廉,一些品德高尚远近闻名的孝子,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可天子一旦要进行考校,可就只有士族能入仕了。

现在学习渠道,被士族垄断。

天子难道就没看到这里面的危害?

朝廷刚贬官那么多人,过段时间不就又全回来了。

刘辩像是昏了头,完全没听到荀彧的言外之意,笑道:

“朕突然想到,举人们来洛阳不容易,朝廷不如拨点钱,用来给举人们当盘缠,此外,驿馆也要准备好。”

荀彧嘴角抽搐,他想说能被举之人,各个家缠万贯不缺钱,怎会连点盘缠都出不了。

天子事事都能运筹帷幄,怎么在这件事上……

不对。

荀彧突然回神,既然自己的内心都下意识的觉得不正常,那这事怎会那么简单。

望着笑意盎然的刘辩,荀彧内心盘算着其中深意。

他一时间真还没想通。

“陛下。”

这时候有人谏言,走出的是小诸葛。

刘辩转身看过去,挑眉问道:“诸葛卿有事要奏?”

诸葛亮拱手,“臣以为,朝廷可以激励各州州牧,陛下考校通过举人多的州郡,朝廷应该给予奖励,少的州郡,朝廷应当责问。”

这句话一下子就抓住了刘辩的心。

说的真好。

如此一来,各州郡为了通过率高,会想办法举荐更具有才能之人。

甚至会逐步减少对纨绔开后门,毕竟一个不好大难便临头。

“就这么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