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一出现,大家坐不下去了,纷纷起身相迎。
一直将他迎到最上方空置的位置,众人才回到座位,但仍然没敢落座。
刘辩微微一笑,挥手道:“诸卿都坐吧。”
“谢陛下。”
大伙刚坐下,刘辩就问道:“议到哪了?”
荀彧直起身体,拱手道:“回禀陛下,议到弘农几个县的水灾重修工作,今日尚书台会拿出三条主意,奏往章德殿。”
弘农……
刘辩含笑的表情逐渐收敛,心情不由得沉重。
他曾经在那里救过人,没人比他更清楚那边的情况,尤其是湖县,整个县都被水淹了。
大家看到天子的表情,一个个绷直身子,等着他发话。
刘辩手指有节奏的在桌面上扣动,停顿了片刻,皱眉道:
“灾后重建不比救灾简单,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还要从根本解决问题,避免悲剧再次上演,但是……朕记得没错,屯田军被调往青州了?”
荀彧回话:“陛下所言不错,由此往青州短则十几日,等信送到,屯田军拔营过来,怕是雪都要降下了。”
卢植迟疑着提建议:“屯田军不动,不知备倭兵能否动一动?”
备倭兵数量庞大,其实早在一开始,备倭兵就派了过去。
但没有天子的旨意,目前动的只有司隶的备倭兵罢了。
刘辩思考过后,直接摇头:“备倭兵也不行。”
备倭兵军纪太差,灾区本就混乱不好管理,太多人扎进去,万一得不到控制,出点什么岔子,救灾就变成火上浇油。
在场大多数人都反应过来天子的意思。
田丰开始沉吟:
“冀幽二州、豫徐之地,倒是有军队能调……”
刘辩想都不想直接摇头,他有更好的主意,拍板道:
“传旨,除司州军外,再调五子军参与灾后重建,所有前往军队,一律不携带武器,只带铲、锹、粮食……”
“臣等遵旨。”
众臣应下之后,荀彧对刘辩的计划进行完善,起身拱手道:
“禀陛下,尚书台可即刻安排太医台派出太医队,预防瘟病,同时对百姓进行救治。此外,臣早已协调过,司金都尉已准备好大量工匠,大司农计划在长安再建粮仓……”
和以往荀彧默默批阅奏疏,时不时的提一两句谏言不同,现在的他有能力去未雨绸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