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银子诚可贵,赐服价更高(第1页)

“也许……是妹妹她仰慕师父,想跟师父学本事吧。”

朱慈烺模棱两可的回道。

这自然不是心里话,朱慈烺虽然才十四岁,但毕竟是太子,对某些事情相对敏感。

说真的,他并不认为妹妹是喜欢师父,事实上就连他都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感受。

至于成婚,对于朱慈烺而言只是该做的事,太子妃是谁不重要,自己喜不喜欢也不重要,能为父皇分忧、能肱骨江山,这很重要。

妹妹的心思他其实一直都知道,只要能让父皇少些忧愁,妹妹愿意做任何事,朱慈烺身为太子,有时候都为此感觉惭愧。

“嗯,有道理。”张世康对此表示十分认同,即使他也不知道自己能教什么本事。

车队自外城出去一路向西,约莫走了半个时辰,终于抵达四大学堂所在地。

四大学堂位于制造总局东北,毗邻制造总局辖下的诸多工坊,这片建筑群与近卫军驻地所在的西山大营相距很近。

历经两年多的发展和不断扩建,制造总局、各式工坊,以及新建的四大学院,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类似大型社区的存在。

匠人在聚集、不少匠人也将家属安置在此,四大学院如今也已经开始招收学生,日后入住的人肯定会更多。

为此,张世康命工部在各式工坊和四大学院之间,修建了不少的商铺和普通民宅。

假以时日,这里必然会逐渐变成一个吃喝住行一条龙的新街区。

这些商铺民宅隶属于制造总局,只租不售,用于补充制造总局开支,当然,都要纳税。

庆典的举办地被选在了大明皇家科学院,但张世康仍旧先去了其他三处学院参观。

按照张世康的意愿,几所高校皆被设置成了住宿制,有鉴于如今百姓仍旧困顿的生活,张世康与王徵等人商议,三所学堂均设两种入学协议。

第一种自然是正常缴纳学费入学,针对贫民子弟,学堂将拟定长达三年的合约。

只要签订了合约,贫民子弟一切费用皆免,三年后学成,分配至大明皇家制造总局工作,自月俸中划出一半来偿还三年的学杂费。

是的没错,三所学堂毕业的学生,大明包分配。

当然,学堂毕业的学生倘若想入官场,皆可参与进士科、明算科、理工科等科举。

这方案在大明算得上史无前例,好在是三所学堂第一期都只招收五百名学生,这点银子还是毛毛雨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