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水泥和定装纸壳弹(第1页)

屈原,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也是一个颇富有求索精神的诗人,他曾在诗篇天问中,对自己困惑做过一系列的汇总。

诸如远古开端如何考证?天地之初又是何等景象?昼夜为何交替,星辰如何排列。

共工发怒,大地为何向东南倾斜?

后羿射日,射落的太阳掉落哪里?

月亮为何时圆时缺?

不能生育的女子,是否真的与其德行有关?

如何确认生男生女?贤君的性别是否被某种神秘力量决定?

屈原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涉猎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天文、地理、气象、人伦、医疗等等。

这些问题莫说是在屈原所生活的两千年前,就是这时候的大明,大多数问题也仍旧没有答案。

屈原写下天问,自然是为求索,但何尝不是想知道答案。

屈原肯定知道,这些疑惑或许很久很久的时间里,都不会有人搞清楚。

他写下这些疑问,又何尝不希望等哪一天,他的后代们搞清楚了所有问题的答案,然后告诉他。

而张世康所著的那本书里,几乎完美回答了屈原的所有疑惑,叫答灵均书,确实比答案之书更有深度。


“嗯,这名字不错,便叫这个吧。”张世康点了点头道。

“为了防止泄密,属下以为,待将这本书根据科目重新编订后,可着铁匠以精钢打制成储箱。

以后若有人需要翻阅,必须得到咱们这些人的同意,宋应星对众人道。”

按照门类重新编订,一些不重要的课题,可在整个大明传阅,部分重要课题,可在制造总局或者皇家科学院高级匠师内传阅。

但某些事关朝廷安危的重要课题,宋应星还是觉得不能广泛传阅,除却他们几个人外,其余高级匠师若要查阅,需要他们几人的首肯。

王徵等人闻言略作沉吟后还是点了头,这是没办法的事,广而告之,自然能有更多的人去钻研。

可由此带来的泄密概率,定然也是成正比的增长,只能谨慎对待。

“诸位老先生,制造总局此前的那些项目,可有所突破?”

见宋应星他们终于不再抱着那本书不理他,张世康便询问道。

这两年张世康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征战,鲜少有时间能在制造总局监督。

但其实对于制造总局目前正在攻克的那些项目,诸如纸壳弹、膛线、水泥、无烟火药、高炉炼钢、农作物改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