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为人,张世康几乎可以确信,没有人比他更懂大明,也没有人比他更懂大明百姓。
在后世,发鸡蛋可以说是老年团诱捕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有人陪他们说话唠嗑,茶水伺候着,还有鸡蛋领,傻子才不去。
当然,以大明目前的生活水平和物价,鸡蛋是很贵的物资,在民间百姓心目中跟奢侈品差不多,自家就算有鸡蛋,也多会卖出去换粮食。
为了防止汤若望以及他的同僚很快破产,张世康贴心的提出用馒头代替鸡蛋的提议。
想来消息一旦放出去,肯定有一大群老头儿老太太去领馒头,这样汤若望获得了听众,老头老太太获得了馒头。
主打的就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
至于这些老头老太太会不会信他们的主,谁知道呢,只要馒头不断,想来就算不信,他们也可以虔诚。
比任何人都虔诚。
果然,汤若望听了这话后,以他目前对大明百姓的了解,当即就觉得很有可行性。
汤若望与他的欧罗巴同僚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热切,以至于若不是张世康在场,他们立马就打算开始干。
解决了汤若望的烦恼后,张世康一边吃饭,一边与宋应星商议改良后土豆的推广计划。
鉴于存量不够多,新培育出的高产土豆只能先推广至顺天府境内,再诸部往河南、山陕、乃至山东辐射。
至于水泥、高炉炼钢,张世康大致将生产地选在了顺天府西南以及正南方向,并让王徵和毕懋康派遣懂行的人去考察选址。
而这两个方向,其实便是后世的河北,水泥和钢铁向来是工业化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张世康没功夫花太多时间去调研,必须尽快选址开建。
河北作为后世的全国钢铁生产基地,张世康从来不怀疑后世人的战略眼光,与其自己去调研,还不如把时间花在如何提高产量上。
“殿下,按照您的这个计划,建造如此庞大的钢铁工坊和水泥工坊,花销势必不会少,不敢欺瞒殿下,户部对于咱们制造总局的花销,已经怨念很大了。”
毕懋康琢磨了一下,还是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王徵、宋应星等人都点头称是。
制造总局这一年多以来,从各式工坊建造到人手征募,以及那么多科研项目的花费,已经花费了朝廷将近六百万两白银。
这还不包括工部替他们承担下的造船厂、军港、大沽炮台等的花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